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滕步刚  苑世剑  王仲仁  刘元君 《中国机械工程》2006,17(19):2046-2048,2052
提出了一种大型密封法兰成形新工艺,包括分段弯曲、现场组焊、现场精加工。新工艺免去了大型立车的粗加工,取而代之的是分段弯曲成形工艺,最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焊并采用多功能机床进行精加工。通过小型模拟件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L形非对称截面法兰弯曲成形过程中工件的变形规律,以及弯曲成形后工件的截面形状变化和侧弯情况,并采用L形非对称截面法兰成对弯曲的方法,使其截面形式成为对称结构,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非对称截面法兰单件弯曲存在的侧弯缺陷。采用新工艺制造了某风洞工程上直径为8.5m的大型密封法兰,实践表明,采用新工艺成形大型法兰是完全可行的,其加工制造精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由于新工艺不需立车,为特大直径法兰的制造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大型环形件成形制造新技术,即采用分段弯曲、现场组焊、现场精加工的方法制作大型环形件。新技术免去了大型立车的粗加工,取而代之的是分段弯曲成形工艺,最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焊并采用多功能机床进行精加工。研究了矩形截面和复杂截面环形件弯曲变形规律,提出了控制非对称截面环形件弯曲时产生侧弯的成对弯曲措施。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某空间环境模拟器Ф9m及某风洞中币8.5m大型法兰的成形,并采用多功能机床实现了环形法兰的现场精加工,加工精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由于此法不需立车,从而为特大直径环形件的制造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特大件成形制造技术基础研究》和中国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异型截面法兰的精密弯曲成形技术》共同资助下,针对中国4 m量级试验段尺寸低速增压风洞(PLSWT)关键制造技术开展理论研究。PLSWT关键制造技术由8 500 mm环形密封法兰模压弯曲制造技术、双三次曲面构型收缩形体曲面板材半多点成形工艺、风洞全尺度有限元分析及气压结构强度校核共同组成。提出PLSWT关键制造技术体系研究报告。创立了8 500 mm环形密封法兰(RSF)模压弯曲成形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到钢厂板材形状和尺寸的限制,大型圆环状零件,如法兰盘的毛坯一般都采用碾压工艺加工成形。碾压工艺不仅能加工大直径的法兰毛坯,而且加工出的成品组织致密,综合机械强度高,性能良好无内部缺陷。  相似文献   

5.
充液拉深成形技术能实现大型贮箱箱底的整体成形,然而成形件的质量受到许多工艺参数的影响。针对大型贮箱整体箱底构件充液拉深成形的起皱和破裂缺陷,以预胀压力、液室压力、压边力、压边圈圆角半径等工艺参数为研究对象,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对贮箱箱底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使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法获得样本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法(Kriging)和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建立工艺参数和质量指标之间的代理模型。利用NSGA-III算法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确定了贮箱箱底达到目标(壁厚减薄率最小、破裂趋势最小、法兰边起皱最小、起皱趋势最小)时的最优工艺参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锅炉的弯管大都在弯管机上采用冷弯或热弯成形。管件的弯曲半径越小,其变形程度越大。在管件弯曲变形的同时,还会伴随着截面畸变。由于弯头的极限变形程度和截面畸变的限制,弯头最小弯曲半径必须大于某一极限数值,一般相对弯曲半径大于25。即使采用热弯,并辅以各种防止截面畸变措施,其最小相对弯曲半径一般也不能小于1.5。要想获得更小的弯曲半径的弯头,采用单纯弯曲是不可能实现的。近年来,随着锅炉制造工艺的发展,研究开发了一种小弯曲半径弯头成形新工艺——小弯曲半径弯头对挤成形。一、对挤成形工艺小弯曲半径弯头对挤工艺为…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法兰的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采用闭式模锻工艺成形法兰锻件,坯料采用感应加热,模锻过程在摩擦螺旋压力机上进行。并以某产品为例,详尽介绍了法兰锻件闭式模锻工艺与模具结构。  相似文献   

8.
曲轴弯曲镦锻工艺适用于无法采用模锻工艺生产的大型曲轴,一般在液压机七配备专用模具进行生产。它是利用曲轴本身的特点,采用局部加热的方式,以弯曲镦锻的方法在模具内将曲拐逐个锻出。继续成形下一拐时,用已成形的前一拐颈做定位,以保证拐问的相对角度。该工艺是一种全纤维锻造技术,曲轴金属纤维沿曲拐外形连续分布,机加工后金属纤维不被切断,钢坯心部的偏析和夹杂等缺陷不外露,因而保证了曲轴的力学性能,所以该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内燃机车、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管材激光弯曲成形工艺优化模型,采用优化软件iSIGHT与有限元模拟软件MSC.Marc相结合,对管材激光弯曲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成形一定角度并高效成形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0.
大型复杂型面铝合金翻边件电磁成形是一个电磁场和结构场耦合作用下的复杂塑性成形过程。由于大型复杂型面的影响,使得铝合金翻边件在电磁成形过程中的塑性流动行为与传统带凸模翻边成形不同。基于松散耦合法建立耦合电磁场和结构场的大型复杂型面铝合金翻边件电磁成形有限元模型,研究采用1层、2层和3层平板线圈电磁翻边下的板料塑性流动行为,并采用试验研究揭示了不同压边力控制下板料法兰部分塑性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当采用3层平板线圈时,翻边件的复杂型面部分完全贴膜,法兰部分材料进入凹模腔的部分更多,促使板料发生更多的塑性流动;不同压边力控制下,法兰部分由塑性流动产生不同的工件形式,在压边力不足时,法兰部分产生明显的起皱现象;通过合理的压边力控制,可得到贴膜性良好的大型复杂型面铝合金翻边件。  相似文献   

11.
针对通风机及相关设备在加工法兰、圆筒翻边与旋压弧面成型工艺,介绍了在卷板机的基础上,改制多功能圆弧成型机的方法,解决了一些中小风机制造厂工艺技术上的难题,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薄壁钛合金舱体的制造工艺技术,舱体采用典型的焊接结构,主要零件是蒙皮、法兰端框、环状加强框、口框等。采用热成型、数控机加工和多种焊接方式的组合制造方法,为设计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铸造的钛合金零组件制造工艺。这种工艺方法完全能够制造出满足设计要求的高强度钛合金舱体,为型号研制提供了一种成熟、可靠、高效的制造工艺方法。通过产品焊接工艺试验,完成了舱体的研制,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满足了产品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3.
波纹腹板工字钢梁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新型梁结构形式,由于腹板波形的存在,该结构除了承,整体弯曲作用之外,还承受翼缘横向弯曲作用.针对正弦波纹腹板工字钢梁结构,建立了承受面内集中载荷作用下正弦波纹腹板工字钢简支梁的横向弯曲应力求解方程,并给出了采用其他波形的相似结构横向弯曲应力的可行计算方法,最后对翼缘横向弯曲的影响因素以及翼缘横向弯曲与梁整体弯曲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基于聚乙烯醇胶凝特性的陶瓷零件快速制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陶瓷零件快速制造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聚乙烯醇溶液在Na2B4O7·10H2O水溶液引发下迅速发生反应完成从液态向固态转变的特性,采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原理逐层叠加,再经过有机物排除、素烧和烧结得到陶瓷零件。以制备金红石瓷为例,给出了陶瓷浆料的制备及陶瓷生坯的制造过程。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有机物排除,用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分别测试了金红石瓷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经高温烧结后材料中无残余硼存在,无分层现象且层间结合紧密,抗弯强度达到45.6 MPa。  相似文献   

15.
对高压自紧式法兰密封结构进行研究,推导自紧式法兰密封比压和螺栓载荷的计算公式,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密封比压与内压呈一阶线性递增的关系:密封面越窄密封比压随内压递增速度越快,法兰端面与T形垫片支撑面间隙越大则初始密封比压越大。对某自紧式法兰进行结构以及热-结构耦合分析,研究内压、温度、弯矩工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对高压和低压2种工况的密封性能影响不同,低压下升温使密封比压增大,高压下升温则会使密封比压有所减小;高压自紧式法兰密封受压侧垫片密封面上应力随弯矩增大先减小,但当弯矩增大到一定值后,该应力随着弯矩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袁承春 《压力容器》2013,(11):56-61
介绍了某德士古气化炉整体法兰的复杂结构、技术要求及制造工艺,针对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关键和难点问题,例如锻件毛坯形式、试样环位置、下端圆角设计和加工、内壁堆焊、无损检测落实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和探讨,合理地提出了更为先进可行的技术改进方案,明显捷高了整体法兰的制造技术水平、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以"胶"代"垫"的制造工艺可靠性良好,目前正在各行业推广应用,汽车底盘系统的后驱动桥的后桥壳中间法兰面与减速器总成装配结合面的密封胶也是以"胶"代"垫"技术的实际应用之一。数控四轴施胶机的开发研制项目的成功完成,有效地解决了人工手动施胶劳动强度大、施胶不均匀、质量难以保证、胶料浪费大的缺陷问题,这有助于以胶代垫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并能促进汽车底盘系统中的后驱动桥这一行业的质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纯弯曲过弯矫直等价原理及其试验验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矫直是大口径埋弧直缝焊管生产过程中处理直线度不达标管件的关键性技术,研究矫直过程中的变形规律是合理确定矫直工艺参数的理论基础。根据矫直过程中弯曲小变形的特点,提出初始当量应变的概念,借此建立平面曲梁初始曲率分布与应变分布之间的联系。基于弹塑性小变形纯弯曲工程基本假设,导出平面曲梁小变形反向纯弯曲的几何方程和弹复方程,进而理论上论证曲梁过弯矫直与直梁纯弯曲之间的等价关系,从而给出过弯矫直等价原理,即曲梁矫直所需弯矩载荷与同材质、同形状的直梁弯曲成待矫曲梁形状所需载荷的等价关系。用三点弯曲和四点弯曲及其反向弯曲试验证实过弯矫直等价原理的正确性,为过弯矫直工艺方案和控制策略的确定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