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2.
3.
4.
5.
大豆根瘤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与大豆根瘤处于一个共生的体系,大豆为大豆根瘤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微观环境,而大豆根瘤则为大豆植株的发育提供必要的养分.豆科植物的生物固氮能力是通过根瘤菌的侵染完成的.大豆根被根瘤菌侵染后,形成共生体根瘤,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作用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供给大豆利用.本实验以东农46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大豆发育过程中根瘤、根瘤菌和淀粉粒的结构特征、形态变化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大豆发育过程中根瘤的发育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根瘤菌的侵入和感染;根瘤的形成和发育;根瘤及根瘤菌退化.各时期的根瘤菌经历了形态及数量发育的变化,由初期数量较少、形态不规则,到数量大幅度增加充满侵染细胞,最终随着侵染细胞开始衰亡其内部的根瘤菌逐渐减少至全部消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农S-1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倒数第二叶的功能叶片为材料对水稻叶片表面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叶片表皮细胞上着生有长毛、钩毛、刺毛、纤细毛和锯齿毛等茸毛。长毛和钩毛着生于硅质化和木栓化的细胞列上,刺毛和纤细毛着生于硅质化、木栓化细胞列与气孔区之间的普通表皮细胞上。锯齿毛着生于叶片边缘。 相似文献
7.
草甘膦对大豆超微结构及光合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研究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和非抗草甘膦大豆东农42喷施草甘膦后大豆光合器官叶片的超微结构变化,并结合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的测定,对比分析了抗草甘膦大豆和东农42在结构及生理功能上对草甘膦的表现及结构与功能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抗草甘膦大豆对草甘膦的胁迫可以看作是一种适应.它首先经过一个损伤期,然后进入修复期,最终到基本恢复,表现出对草甘膦的抗性.而东农42的光合系统及光合功能则被草甘膦所彻底破坏.本文对其原因进行探究,以期为转基因作物育种尤其是超微结构方面的研究及草甘膦作用机理的研究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吸湿睛纶、双层纤维,中空纤维,酚醛纤维和阻燃纤维等特种人造纤维为研究对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研究了它们各自的微观形态,结构特点和性能。提出了一些认识,以便为纺织业和印染业的生产工艺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大豆花芽分化和发育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限型开花大豆品种东农47(Glycine max(L.)Merr.cv.Dongnong47)为实验材料,对其花芽分化和发育的不同时期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大豆花芽分化分为4个主要时期:(1)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和雄蕊雌蕊原基分化期、雄蕊雌蕊结构分化期;(2)大豆花的发育过程中不同轮花器官发育时间上的重叠现象,以及同轮上的同种花器官存在着发育时间及程度上的差异,不符合ABC模型理论;(3)花瓣的发育在早期迟缓,后期才迅速发育,直至高过雄蕊。 相似文献
12.
大豆子叶发育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农47(Glycin max L.‘Dongnong47’)种子发育过程中,子叶贮藏细胞大量合成和积累贮藏物质,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贮藏物质的积累过程。结果表明:在子叶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在开花45天前逐渐增多,之后则逐渐减少。生理成熟期时,子叶细胞中仅有少量淀粉粒存在。淀粉粒的减少可能与细胞发育过程中能量需求有关。蛋白质体经历了由少到多、由不均匀分布向均匀分布的转变。脂体在积累的过程中数量逐渐增多,起初仅有少量在细胞壁周围散布。生理成熟期时脂体垂直于细胞壁和蛋白质体的表面呈镶嵌状排列。脂体除了在细胞质中分布外,在蛋白质体中也有分布。开花25天后予叶细胞的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对质体片层结构观察表明,片层在逐渐减少,到成熟时几乎消失。子叶的光合活性逐渐下降直至完全消失,由具光合活性的器官转化成贮藏器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东农46为试验材料,在大豆生长发育期对其叶面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三碘苯甲酸(TIBA)、硝酸稀土(RE)、亚硫酸氢钠(SBS)、2-N,N-二乙氨基乙基乙酸酯(DTA-6).通过对大豆贮藏细胞亚显微结构观察发现,在鼓粒期TIBA对蛋白质体聚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SBS使蛋白质体形状不规则,贮藏细胞中淀粉粒较多.RE和DTA-6对增加蛋白质体和脂体的数量效果显著.在生理成熟期,TIBA对蛋白质体聚集作用效果不明显,而使脂体数量增加,排列更紧密.RE处理样贮藏细胞蛋白质体和脂体仍较多.SBS处理样贮藏细胞淀粉粒蛋白质体较多.DTA-6使蛋白质体增多、形状大小不均一,蛋白质体的平均直径大于对照.在成熟期,贮藏细胞的物质丰富,蛋白质体较大.RE、SBS和DTA-6处理样的贮藏细胞中蛋白质体多,其中RE使蛋白质体排列更紧密.DTA-6使蛋白质个体增大,但贮藏细胞中仍有一些淀粉粒没有转化,说明DTA-6减缓了淀粉粒的降解及转化速度.SBS处理样的贮藏细胞脂体排列疏松,RE和TIBA处理样的贮藏细胞中脂体排列紧密,而且饱满.实验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子粒贮藏细胞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在大豆生长的某些特定阶段(从苗期到盛花期、鼓粒始期),喷施本实验选定的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实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目的.其中RE、DTA-6增产可达17.00%、21.83%,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喷施TIBA的大豆植株矮化、壮杆效果明显,株高降低了28% ~ 30%,抗倒伏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Determination of the eutectic structure in the Ag-Cu-Sn syste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aniel Lewis Sarah Allen Michael Notis Adam Scotch 《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2002,31(2):161-167
A search for lead-free solder alloys has produced an alloy in the Ag-Cu-Sn system. This allo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oldering community, and proper determination of structure, processing, and properties will be significant. In the present
study, tin-rich alloys were fabricated to better determine the much-debated morphology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phases in
the eutectic structure. A deep etching procedure was used to reveal the growth structure of monovariant “eutectic-like” reactions
as well as the ternary eutectic re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lectron-probe microanalysis (EPMA) verified
the three-phase nature of the eutectic. The rodlike eutectic structure in this system is consistent with the more simplified
volume fraction and surface energy models that have been presente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了达到提高光电吊舱测角精度,进而提高装备光电吊舱的无人机目标定位精度,建立了光电吊舱测角数学模型,对影响光电吊舱测角精度的因素进行归纳推导,并通过举例计算测角精度,通过减小光电吊舱框架轴零位标定误差,选用高精度测角器和控制光电吊舱与载机的安装误差,而有效提高了光电吊舱的测角精度。此外,还提出了通过系统检测提高目标定位精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地观测激光回波特征的目标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对地观测激光回波特征与地面目标特征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了分类地面目标的激光回波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查表法的目标特性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