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租赁根据资产上所有权的风险和报酬是否从出租人转移给承租人,可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大类。经营租赁一般意义上来说就是将所租入的资产等物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通常为一月、一季、半年、一年),按其支付租金,以获取资产的使用权。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垦马厂湖农场从 1999年开始 ,组织职工承租农场之外的土地 ,至今已有 16人走出农场 ,承包总面积已达 2 94 0亩 ,相当于农场的一个生产队。这些土地平均亩租赁费用为每年 74元 ,租赁期限平均为 2 0年 ,土地分布于定远、长丰两个县的 11个乡镇。对租赁来的土地 ,职工参照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农户的土地租赁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指出了目前农户土地租赁行为的一些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土地租赁已具备一定规模,但离真正农业规模化经营还相去甚远;土地租赁期限较短,契约不规范,增加了租赁的不稳定性;土地租赁主要发生在村组内部的亲戚、邻居之间,但并不局限于村组内部;土地租赁大多还是有偿的,而且地租以粮食(或产品)支付为主,现金为辅,支付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案例2006年3月7日,时任A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法定代表人张某为其妻李某提供保证担保,向农信社借款4万元。合同约定:农信社向李某提供贷款4万元用于建房(张某和李某现住房为张某婚前购买);贷款期限为2006年3月7日至2009年12月31日;贷款月利率为5.85%;张某对贷款本息及相关费用提供连带保证担保。2007年,张某因经济问题被判刑。贷款到期后,张某、李某未偿还贷款,农信社遂于2010年3月起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5.
株洲市粮油购销总公司有粮贸公司、米厂、面粉厂、酒店、商城、车队等10家直属企业。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各企业打破了原条块分割的经营管理模式 ,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其中 ,企业空余的房屋、仓库等普遍出租 ,租赁已成为直市各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资产经营形式。笔者对直属企业的各类租赁合同进行了调查 ,发现各企业及其基层单位的对外租赁合同在内容、条款等方面不规范和不完善 ,有的已给企业造成了被动和损害 ,有的一旦发生纠纷诉诸法律 ,面临的势必败诉。一、现行租赁合同存在的问题(一)租期过长 ,租…  相似文献   

6.
<正>贷款的营销、发放必须充分重视各类可能影响贷款偿还的非财务因素,深入细致地开展信贷调查、审查,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案例描述】邓某租赁了一栋房产,原计划投资设立一家康复医院,总投资2000万元左右,因资金不足,向某银行贷款100万元,由张某、李某、吴某等3人担保。该房产的所有权人有2人,由张某、刘某共有。邓某租赁该房产时只与张某1人签订了租赁合同。协议签订后,邓某对租赁房产做了必要的装潢,已具备了基本开业经营的条件。但是,邓某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房产共有权人刘某与张某之间产生矛盾,刘某以对此租  相似文献   

7.
正2004年3月,A企业与B银行签订了《社团贷款权利质押合同》,内容为:A企业以租赁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其在B银行《贷款合同》项下的债务提供权利质押担保,并进行了质押登记和备案,取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登记表》及《流转土地明细》,详细记载了质押租赁土地的状况。2017年12月,某  相似文献   

8.
钟澄 《中国土地》2012,(6):25-27
国有土地租赁制度作为土地使用权出让的补充,最初应用于企业改制中土地资产的处置.1999年1月1日实施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明确国有土地租赁为土地有偿使用的方式之一,首次从法规层面明确了国家可以出租方式向用地者有偿提供土地,补充和完善了原来单一的有偿出让方式.  相似文献   

9.
2007年3月1日,修订后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是在商业银行退出租赁行业10多年后的再次进入。本文对金融租赁进行简短介绍,重点阐述商业银行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时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对中国土地经营权租赁合同内容的完善进行具体制度设计。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中国土地经营权租赁合同的现状,提出完善建议。研究结果:(1)出租是土地经营权流向家庭农场的主要方式,主要依靠《合同法》中的租赁合同予以规范,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需要;(2)土地经营权租赁合同的立法模式选择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的相关法律制度;(3)土地经营权租赁合同的具体制度设计应当以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权利为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出租人的法定优先权和法定解除权,承租人的减少租金请求权、改善土地或者增设他物的权利以及优先续约权。研究结论:土地经营权租赁合同的完善应当立足于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符合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垦分局首先对国有农场土地实行租赁承包经营,一方面使农户通过土地租赁取得土地使用权即物权,真正成为投资的主体、风险的主体、经营的主体、效益的主体,实现勤劳致富;另一方面使国有农场摆脱了历年来为农户垫支高额的生产、生活费  相似文献   

12.
实务案例 A系某镇个体私营业主,因经营需要,于2007年8月13日向B农信社申请流动资金借款30万元,抵押物为位于集镇街道经营性门面房,评估价值70万元,期限2年。合同到期后A未履行偿还义务。经催收协商,B农信社同意A偿还本金5万元及利息后,为其发放借新还旧贷款25万元。经申报,B农信社贷审会同意发放借新还旧贷款25万元,但在抵押合同的签订及抵押物登记手续上出现了三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工业化时期,英国逐步形成了以大地产为主、小土地为辅的土地分配结构。租地农场主从地主手中租赁土地,投资经营。主佃双方围绕租佃农场,通过固定资本和营运资本投资、租佃合约、模范农场、租赁期限和租佃权,展开博弈。在博弈的过程中,双方之间既展现出商业关系,又透露出人情关怀。通过博弈,地主固定资本和农场主营运资本的界限时常发生微妙的变化,地主常常默认农场主的某些违约行为,租赁期限渐趋缩短,农场主最终获得了租佃权——离佃时收回未竟投资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国有土地租赁法律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较详尽地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土地租赁的概念、适用范围、权利性质、租金和期限确定,权利流转等问题,并提出今后关于土地租赁制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江、浙、鲁3省5县(市、区)83户农业经营大户的调查资源,分析了农业经营大户对所租赁土地在租赁前后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变化的认知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农业经营大户的土地绩效都比租赁前有所改善。然后,对这些农场的土地租赁情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农业经营大户对农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最后,从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地租赁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入股养老合同的性质是民事合同、无名合同和互易合同.农村土地入股养老合同的主体包括农民、入股企业和村民委员会.入股企业不限于原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成员,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合同标的是限于农业生产的入股土地.合同期限一般不超过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剩余期限为宜,以周到保护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基地租赁与我国现行土地“年租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租赁的一般理论“租赁权物权化”的表现入手,分析了基地租赁与地上权的差异在于:成立要件不同;存续期间不同;处分权不同;有无地租及地租可否减免的规定不同。指出我现行土地“年租制”提法欠科学,实践中应从租赁期限、承租人的权利以及租赁期间或期满地上物处理与归属几个方面,依照租赁理论和我国《合同法》中有关租赁的一般准则进行全面规范。  相似文献   

18.
2007年8月,A企业以其现有设备材料抵押给B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贷款50万,贷款期限为半年。双方签订了抵押合同,但未办理抵押登记。B农信社按约发放了贷款。至2008年4月贷款到期时,因A企业经营困难,无力偿还贷款,B农信社根据抵押合同要求变卖抵押物,  相似文献   

19.
土地租赁的两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琳 《中国改革》2005,(7):36-36
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国土地租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国有土地租赁;一是土地使用权出租。国有土地租赁和土地使用权出租都是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方式。在土地管理法规中,国有土地租赁的概念在1998年2月17日发布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20.
<正>春节期间,笔者记录了一起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对集体资产权益保护面临的法律和现实问题产生了一些思考。事件源于七年前的一纸承包经营合同。2010年,芦里自然村村民刘某从村里承包了4亩鱼塘,并签订了承包经营合同,明确规定:承包期限为十年;承包期内池塘面积只许扩大,不能缩小;承包期满后同等条件优先续包等。2014年,刘某在未经村组同意的前提下,私自将池塘填平并盖房。村里上访至乡镇国土所,国土所按照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