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何要注意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脏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血栓形成则加重管腔阻塞,引起营养心脏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或发生梗死的一种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建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151-152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冠心病严重类型,其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1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续地急性缺血达20~30min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系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引起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后,冠脉的供血供氧与心肌的需血需氧之间产生矛盾,冠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所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人口的老龄化,CHD的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药抗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研究发现血小板在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血小板在正常血液循环中处于静息状态,当血管内皮损伤或在某些生理、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影响到心肌的血供,当一时性心肌供血不足时,则出现心绞痛.  相似文献   

7.
浅谈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冠心病的病位在心,病机在于本虚标实,本虚强调气阴和肾虚,标实强调湿热及其引起的痰瘀和肝火等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本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渐呈上升趋势,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近年来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将近几年对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冠心病(CHD)的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达到2.9亿,心肌梗死患者约为250万,和发达国家一样,冠心病正在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最重要的病因[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心病的根本原因,它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使心肌供氧减少,最后当心肌供氧与耗氧严重失衡,而使心肌相应供血血管完全闭塞,缺血心肌由可逆的心肌缺血逐渐演变成不可逆的心肌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大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偶见由于冠状动脉炎症、栓塞及先天性畸形),当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致供血区或的心肌房发生持久而严重的缺血性损害,形成不可逆坏死时。即形成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和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心血管外科飞速发展,其中微创冠脉旁路移植即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是目前的最新技术之一,其是在没有体外循环的支持、心脏不停跳动  相似文献   

12.
冠凸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胸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都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现代医学是指冠状动脉因发生粥样硬化而冠状动脉产生了管腔狭窄或闭塞而导致心肌缺血、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医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琳 《光明中医》2009,24(6):1158-1159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硬化或痉挛导致管腔狭窄,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的以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可发生心绞痛。针灸医务工作者对灸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即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病理基础就是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管壁弹性减退,管壁增厚,脆性增加,或/和管腔狭窄,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小板功能异常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引发心肌供血不足,甚则出现部分心肌或大面积心肌因缺血而发生坏死,以致出现心肌梗塞等,是最常见和多发的心脏病之一,也是一种最危险的病症,因此,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笔者常期潜心研究,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对冠心病的防治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天宝 《新中医》1992,24(6):51-53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中老年人血脂代谢失常,血管壁代谢异常,而产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形成心肌供血不足和缺氧状态。其临床表现为心绞痛、胸闷、心悸、心律失常等证,与中医“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等所引起的症状极为相似,因此,中医把它归属于“胸痹”、“心痛”、“厥心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1]。由于冠状动脉硬化使管腔狭窄,或因冠状动脉痉挛则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致病。而心绞痛则是由于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心肌出现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一种以心前区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其疼痛特点为前胸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疼痛常发生于过劳或情绪激动时,可持续数分钟。通过休息或用亚硝酸盐制剂后消失[2]。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持久地急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血清心肌酶增高和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  相似文献   

19.
陈凤爽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46-1147
缺血性心肌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心肌血供长期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或反复发生局部的坏死和愈合,以致纤维组织增生所致.亦称为心肌硬化或心肌纤维化.其临床特点是心脏逐渐扩大,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晚期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显著扩大和射血分数明显降低,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治疗重点在于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的营养,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0.
血塞通对冠心病心绞痛血凝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通常已内皮化,但随其增大,可能形成溃疡或造成破裂,易使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血塞通可降低冠心病心绞痛血液高凝状态.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