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内全三维粘性流动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以压力为求解变量的原始变量法,对雷诺平均后的不可压缩N-S方程,用有限差分法离散,并用压力速度校正法求解。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内部的流动是流体力学中最复杂的流动之一。对N-S方程中的雷诺应力项,本文采用了目前工程中适用的标准κ-ε模型,在固壁附近粘性支层中的流动,采用壁面函数法。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对混流式水轮机固定导叶和活动导叶组成的双环列导水叶栅中的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是在一带蜗壳的模型导水机构装置上进行的。在固定导叶进口,活动导叶进口及出口三个圆周上分别布置了4个测站,各测站均用五孔毕托球测量。本文根据实测结果对双环列导水叶栅中水流的轴对称性,平面性等作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6.
7.
8.
本文提出了水轮机的传轮薄叶全三维设计方法,该法用涡代替叶片作用,将叶轮内周向流动分成平均和周期性脉动两部分,通过级数展开将三维问题转化成多个两维问题求解,采用多种措施使其能在微机上实现,将其应用于高比速混流式水轮机设计,对叶型和对应的流场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混流式水轮机固定导叶和活动导叶的准三元流动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关于混流式水轮机固定导叶和活动导叶的准三元流动研究。采用S_1、S_2两类相对流面理论的准三元流动计算的方法,分别在S_1流面和S_2流面上建立了势函数和流函数方程,通过迭代计算得到该流场的流态。该成果可用于分析混流式水轮机座环和导水机构区域的流动情况,并对水轮机的设计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混流式水轮机中旋涡流的LES法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N-S方程和大涡模拟(LES)模型,采用贴体坐标和四面体网格系统,用SIMPLE算法求解,对混流式水轮机内部流动进行了三维非定常紊流计算,较准确地预测了一混流式水轮机在各工况下的内部流动,尤其是尾水管和转轮内的旋涡流动。 相似文献
15.
16.
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疲劳寿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载荷谱、转轮材料以及疲劳寿命估算方法等几个方面,收集和分析国内外在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疲劳寿命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资料,提出转轮的动应力的计算和转轮材料的腐蚀疲劳特性的获取方法,是目前开展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疲劳寿命研究方面两个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混流式水轮机全流道三维定常及非定常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三维时均N-S方程对水轮机内部流动及特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首先采用标准k-e 模型在不同导叶开度工况下对水轮机进行了全流道多部件、动静耦合的定常湍流计算,获得了各工况下各过流部件内及动静部件间的流场,并预测了水轮机的能量和空化性能。在定常湍流计算的基础上,以其作为初始条件应用RNG k-e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进行了水轮机动静干扰的非定常湍流数值模拟,得到了更合理的流场分布结果。该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水轮机流激振动的内在机理、改善水轮机的综合性能、提高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混流式水轮机飞逸暂态过程的三维非定常湍流计算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加速旋转相对坐标系中雷诺平均的连续性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以及转动系统的动量矩方程,推导了水轮机转轮区域的流动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对基于HL220进行改型的混流式水轮机进行飞逸暂态过程的三维非定常湍流数值模拟,在最优开度工况下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对方程组进行了封闭,得到了暂态过程中水轮机体积流量、转轮水力矩、转轮角速度、及水轮机效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水轮机内部的流动情况,采用RNGk-ε湍流模型进行9种开度工况下的飞逸暂态过程数值模拟,得到各开度下的飞逸过程曲线、水轮机内部流动的变化情况,以及飞逸流量及飞逸转速,并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吻合良好,表明通过计算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水轮机飞逸过程中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