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PICC置管肿瘤化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PICC置管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对治疗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75%、91.66%、8.33%,对照组分别为70.84%、75.0%、27.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5.0%,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22.5%,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干预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施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感染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普及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个性化质量护理对结肠癌PICC置管患者置管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56例结肠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程个性化质量护理,包括成立二级监控管理模式,个性化管理;置管过程个性化护理;个性化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个性化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期间的生活质量、置管效果等.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9%;研究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2%;研究组患者置管期间舒适度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优势(P<0.05);研究组患者完全依从率达8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l6.7%(P<0.05);l置管期间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结肠癌PICC置管患者实施个性化质量护理,可行性较高,能有效减少患者的身心痛苦,改善预后,临床护理意义积极,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留置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共150例,其中45例患者出现PICC置管的并发症,即为对照组;并对105例未出现并发症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即为观察组。分析肿瘤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以及采取护理对策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肿瘤化疗患者经PICC置管后,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其原因主要有导管材质因素、医源性因素、患者自身免疫因素等有关。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9%<30.0%),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肿瘤化疗患者经PICC置管后可出现相关并发症,其原因较多,经采取有效护理对策后,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延长胃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留置时间的效果。方法将在本科住院胃癌化疗并接受PICC置管的72例患者,按实施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干预组38例,分别于置管前、置管时及置管后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分析导致PICC拔管的并发症,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导致PICC拔管的主要并发症为血栓形成、感染、静脉炎、导管漏液及导管脱出,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显著减少并发症,明显延长胃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封管护理方法与血透患者深静脉置管发生导管感染相关性,为临床护理工作累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血透且长期深静脉置管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纯肝素封管护理,观察组采用头孢唑啉/庆大霉素联合纯肝素封管,对1年内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感染或血栓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病程及透析时间、并发症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血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72%,显著优于对照组6.90%(P<0.012)。结论对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血透患者行抗炎联合肝素抗凝封管护理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同时并不会加重患者出现血栓的风险,值得临床护理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深静脉置管方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深静脉置管的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ICU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深静脉置管患者125例,对其采用颈内静脉置管(75例)、锁骨下静脉置管(25例)、股静脉置管(9例)、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16例)方式置管,并进行常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对比。结果 4种不同置管方式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01,P<0.01),其中PICC置管组导管留置时间较颈内静脉置管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股静脉置管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颈内静脉置管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及PICC置管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8、6.048、8.466,P=0.028、0.014、0.004),其中股静脉置管组发生率最高,颈内静脉置管组次之,PICC置管组最低。结论 4种置管方式各有利弊,在临床上可以互补,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在无禁忌证和血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首选PICC置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出血术后采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5例,采用随机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22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干预,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后应激性溃疡、脱管、导管阻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应激性溃疡、脱管、导管阻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术后采取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方法、常见并发症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深静脉置管患者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所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平均置管时间28d,3例置管失败,2例导管脱出,4例导管阻塞,2例感染。结论深静脉置管在神经外科值得推广,但应熟悉其并发症,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对60例PICC置管患者按人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导管阻塞、导管脱出等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在PICC置管患者中能有效降低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导管阻塞等发生率,延长了患者安全置管的时间,对保证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