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四川不同生境稻田蜘蛛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峨眉、简阳和达县3地区稻田蜘蛛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该地区稻田蜘蛛群落有8科、19属、33种,其中以狼蛛科的种类和数量为最多,次为肖蛸、园蛛等科,蜘蛛优势种因各分布区的栖息地结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不同生境的稻田蜘蛛群落的种类数和群体密度存在差异,各种蜘蛛分布群在群落内的比例随样地地理气候因素变化而改变,因而也导致稻田蜘蛛群落多样性参数的变化.通过对3样区的蜘蛛群落进行的生态因子考察、模糊聚类分析及对各科蜘蛛的主成分分析,可以看出温度、年降雨量、日照时数是导致蜘蛛群落多样性及其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并且调查区的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峨眉>达县>简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采伐活动对丰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地表蜘蛛的影响,于2018年6月28日至7月18日分别对阔叶红松林采伐前和采伐中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1)整个取样过程共采集蜘蛛975头,分属36物种,其中采伐前捕获635头,采伐中共捕获340头.(2)在该试验中,采伐前优势种有2种,占总数的45.75%,采伐中优势种有3种,占总数的70.88%,分别是采伐前和采伐中地表蜘蛛的主要组成部分.(3)采伐前与采伐中蜘蛛个体数量的差异性极显著(P0.01),物种数虽差异性不显著但数量上有一定变化.采伐前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大于采伐中的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说明采伐活动对阔叶红松林中的游猎型蜘蛛群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稻田狼蛛亚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中国稻田狼蛛亚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全国稻田狼蛛共计有7属30种,中国稻田狼蛛亚群落的主要成分是水狼蛛属(Pirata)和豹蛛属(Pardosa),大多数地区共享的优势种群是拟水狼蛛(P.sub-peraticus)和拟环豹蛛(P.pseudoannulata)。但稻田狼蛛亚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因各稻作区的地理、气候等环境因子以及亚群落本身的组成成分的不同而异,经系统分析,可将全国各稻作亚区狼蛛亚群落组成特征划分为4大类型:(1)内陆温带型;(2)沿海亚热带型;(3)东北平原型;(4)高原温带型,稻田狼蛛亚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呈现由东南向西北、由低纬度向高纬度依次递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2006年6月~2011年9月,采集到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的天蛾科昆虫标本670号.鉴定到天蛾56种及亚种,隶属5亚科26属.其中有保护区7个新记录属和27个新记录种及亚种.分布的天蛾占甘肃省天蛾科总属的81.25%,总种数的70.0%.云纹天蛾亚科为优势类群(有9属24种,属的优势度为34.62%,种为42.86%);面形天蛾亚科为次优势类群(有7属11种,属占26.92%,种占19.64%);透翅天蛾亚科为罕见类群(有2属5种,属占7.69%,种占8.93%).属于东洋界的种类占17.86%;属于古北界的种类占29.2%;两界兼有的种类占53.57%.结果表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渡地带(古北界的东南边缘区),天蛾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5.
于1994-2013年间采集到甘肃省境内的天蛾科昆虫标本1 050号,经鉴定有天蛾85种及亚种(包括2个未定名种),隶属5亚科35属(其中分布于小陇山以南地区的属种占到甘肃省总属的91.43%、种数的88.24%),有4个甘肃省新记录种.云纹天蛾亚科为优势类群,有11属33种,属的优势度为31.43%,种的优势度为38.82%;透翅天蛾亚科有4属6种,属的优势度为11.43%,种的优势度为7.06%,为罕见类群.区系特点是:属于东洋界的物种有25种,占31.25%;属于古北界的物种有21种,占25.00%;两界兼有39种,占43.75%.结果表明,甘肃省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度地带.由于甘肃省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地跨东洋和古北两界,因此,天蛾科昆虫物种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6.
<正> 几年来我县在引黄老稻区试行麦茬水田稻作改制,实现了稻麦双高产。据1983—1988年试验示范改制田2746.7亩统计,平均亩产稻谷421.4公斤,后作小麦318.5公斤,比传统种稻技术亩产稻谷404.8公斤增产16.6公斤,比后作小麦亩产265.3公斤增产53.2公斤。麦茬水田稻作改制就是不育苗、不插秧、麦茬免耕直播或撤套播、施肥上“三降两增”、实行不保水层的充分灌溉、化学除草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整理了1996年~2008年间从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尺蛾(Geometridae)标本1950号.共计鉴定出尺蛾187种及亚种(包括3个未定种和48个新记录物种及亚种),隶属5亚科110属.其中灰尺蛾亚科(Ennominae)有65属114种,为优势类群,属的优势度为59.09%,种的优势度为60.96%;花尺蛾亚科(Larentiinae)有25属42种,为次优势类群,属的优势度为22.73%,种的优势度为22.70%;常见类群为姬尺蛾亚科(Sterrhinae)和尺蛾亚科(Geometrinae),分别有3属7种和15属21种,种的优势度分别为3.78%和11.35%;星尺蛾亚科(Larentiinae)为罕见类群,有2属3种,属占1.82%,种占1.60%.结果表明,尺蛾科昆虫物种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复杂.区系组成特点是,属于古北界的有12种,占6.42%;属于东洋界的有52种,占27.81%;两界兼有123种,占65.78%.结果显示,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型电泳技术,对南方水稻田中4种优势种蜘蛛-拟环纹豹蛛(Pardosapseudoannulata)、沟渠豹蛛(Pardosa laura)、武昌獾蛛(Trochosa wuchangensis)和白跗狡蛛(Dolomedes pallitarsis)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蜘蛛的POD同工酶谱带清晰,不同种间差异较明显,同属于狼蛛科内3种蜘蛛的POD酶谱相似性强,与白跗狡蛛谱带差异显著,同时发现拟环纹豹蛛POD酶对农药胁迫有明显的适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蚯蚓区系组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帽儿山林区蚯蚓种类较丰富,有2科6属8种,正蚓科的赤子爱胜蚓、粉正蚓及微小双胸蚓为优势种,从年龄结构上看,该地区蚯蚓种群属增长型,成蚓少于幼蚓,对林型系列研究表明白桦林的蚯蚓数量最少,对生态系列蚯蚓研究表明,蚯蚓生物量和个体密度随着地形坡位的升高而增大,热量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蚯蚓种群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合理的采样布点方法能提高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的预测精度并节约成本.基于网格复合采样和地统计模拟提出一种农用地污染调查分阶段分区采样布点方法,第一阶段利用初始网格和序贯高斯模拟(SGS)不确定性分析对调查区进行分区,划分为污染物低值区(Ⅰ)、过渡区(Ⅱ)和高值区(Ⅲ);第二阶段分区加密布点,确定各区预测精度不再发生显著变化时的合理采样数;第三阶段若要获得更高的调查精度,进一步分区加密.收集研究区农用地污染数据,验证表明:第一阶段合适的最小初始网格为2 km×2 km,分区后各区污染物平均值分化明显,变异系数显著降低,分区方法有效;第二阶段Ⅰ区、Ⅱ区和Ⅲ区饱和采样点分别为77个、188个、56个,对应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28%、18%、12%,而不分区情况下研究区(О)饱和采样点为452个,NRMSE高为39%.该采样布点方法以较少的点位获得较好的预测精度,特别适合于有一定历史数据区域的土壤污染调查.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西南稻田蜘蛛群落结构及生态分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了稻田微蛛种群的周年性变动状况。根据我们在湘阴县调查:稻田微蛛有四属四种,优势种为食虫瘤胸蛛,其发生量占微蛛总量的73%。稻田微蛛种群数量的变化有一定规律性,全年有三个起伏,3、7与11月上升,5月的夏收夏种与8月的秋收秋种时期下降。早稻田间发生量占总蛛量的41.82%,是主要捕食性天敌,晚稻期间发生量少,作用较小。各生境微蛛种群组合基本相似,但各种群大小及优势种不同。微蛛在稻田的水平与垂直分布,耐饥与耐旱能力亦作了考察与测定。  相似文献   

14.
15.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的蝶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报导了莲花山自然保护区蝶类97种及亚种,隶属于8科、67属,其中有27种及亚种为甘肃省新纪录,绢蝶科Parnassius属3种为我国珍稀蝶类。  相似文献   

16.
武陵山地区蜘蛛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报道我国西南武陵山地区蜘蛛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的调查研究结果:取样区内已鉴定蜘蛛199种,隶属于91属29科,其中主要分布群为肖蛸、园蛛、狼蛛、球腹蛛、皿蛛、管巢蛛、漏斗蛛和跳蛛等科.依其植被和景观的不同,可将该区蜘蛛群落划分为8种类型,文中运用多种测度方法,着重分析了蜘蛛群落的垂直分层格局和水平分布格局的多样性特点及其与栖息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文献资料,报道了甘肃省紫草科植物22属、57种、7变种,并简述了其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及药用价值,为该科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植物红皮书》(第1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名录》,白马山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濒危植物共计37科44属49种(不重复计算,包括归化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6科6属7种,被子植物28科35属39种,占四川省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46 67%,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总种数的12 63%.按生活型划分有木本植物29种,草本20种.本区珍稀濒危植物具有古老孑遗性,单型科(属)、少型属占绝大多数,中国特有属比例较大,占总属22 73%.白马山自然保护区也是银杉生态研究的理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