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郭洁  姜春晖 《眼科》2009,18(2):95-96
患者,男性,67岁。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2年,加重伴视物变形半年人院。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0.3,双眼眼压及前节均正常,玻璃体混浊(++),右眼黄斑膜样增殖,双眼黄斑水肿(图1-A、B)。OC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见黄斑前膜及水肿(图2,3)。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5岁因右眼玻切术后红痛、视力下降6h入院。发病前32小时患者因右眼黄斑前膜在我院行右眼闭和式三通道玻璃体切除、黄斑前膜剥离术,术中顺利,术后常规处理。术后第1d检查:右眼视力0.12,眼睑无红肿,角膜清亮,前房中深,房闪( ),KP(-),晶状体皮质散在灰白混浊,眼底黄斑区清晰,光反射消失。6h前突然出现右眼红痛,较剧烈,不能忍受,伴有眼眶疼痛、头痛,视力明显下降(仅为手动)。体格检查:右眼视力手动/20cm,眼睑红肿,球结膜明显充血、水肿,巩膜压痛( ),角膜水肿,前房中深,前房纤维素性渗出,未见积脓,瞳孔区灰色膜,其他眼内结构窥不清。眼压…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7岁,双眼高度近视(右眼16D,左眼17D),既往右眼视力不佳。15d前中心视野开始出现暗点,视力下降。左眼矫正视力0.6,眼前节未见异常。右眼检查:视力:手动/眼前,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玻璃体稍混浊,后极部络膜葡萄肿内可见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及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范围已超过后级部脉络膜葡萄肿,未见黄斑前膜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孕妇Valsalva视网膜病变保守或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一健康孕妇在自然阴道分娩时,右眼底发生黄斑前玻璃体后界膜下出血,本文报道其保守治疗的效果.结果:右眼发病3wk时积血收缩,视力为眼前手动,但病程6mo时,积血溶解,视力恢复至6/5.结论:大多数Valsalva视网膜病变能够自愈.对一些难治性病例,采用Nd:YAG激光行内界膜切开具有一定的效果.而早期玻璃体切除术的增殖膜切除,对预防眼底新生血管膜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5岁.因右眼中心偏上方视物遮挡感1个月于2008年6月21日首次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眼病史.检查:右眼视力0.8,电脑以及镜片验光无度数.眼底检查发现右眼玻璃体轻度混浊,无玻璃体后脱离形成.黄斑区偏下方表面可见约1.5个视盘直径(DD)×1.5 DD月牙状黄白色前膜,其周围视网膜小血管略纡曲.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显示,右眼黄斑部前膜,神经上皮层增厚、浅脱离,表面可见强反光带,黄斑生理凹陷消失.左眼前后节检查正常.诊断为右眼黄斑部前膜.  相似文献   

6.
安藤式黄斑外顶压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度近视眼发生黄斑裂孔引起视网膜脱离患者 ,治疗方法主要有黄斑外顶压、巩膜缩短术、单纯眼内气体注入术 ,以及玻璃体切割手术等。本文报告采用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 [1 ] (以下称外顶压器 )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 1例。患者 ,女 ,67岁。单眼高度近视 ( - 11D) ,以往右眼视力不佳。 1个月前开始视野中央出现暗点 ,视力下降。左眼视力1.0 ,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右眼视力 :手动 /眼前 ,眼前节未见异常 ,眼底玻璃体稍混浊 ,后极部脉络膜葡萄肿内可见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及黄斑裂孔 ,未见黄斑前膜的存在。手术方法 :本病例实施安藤式黄斑外顶压…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黄斑前膜术后视力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黄斑前膜手术疗效及对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年9月~2006年10月21例行手术治疗的黄斑前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及黄斑前膜剥除手术,术前及术后行眼科检查,随访1 年.结果 21例(22眼)黄斑前膜病例中,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年.包括特发性黄斑前膜13例(13眼),继发性黄斑前膜8例(9眼),其中巩膜扣带术后2眼,伴随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眼,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5眼.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发现合并玻璃体牵拉2眼.术前特发性黄斑前膜组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为386μm,继发性黄斑前膜组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为364μm.两组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提高2行及以上者特发性黄斑前膜组为9眼,继发黄斑前膜组为2眼.对于两种类型黄斑前膜,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视力改善较继发性黄斑前膜明显(P=0.0365).结论 对于两种类型黄斑前膜,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视力改善明显.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前视力成负相关,与术后视力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形态。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观察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形态150例。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eidelberg Retina Tomography,HRT-Ⅱ)黄斑模块检查30例,部分眼作了荧光造影,部分眼做了玻璃体切除术和视网膜前膜剥离术,术前术后均做了OCT检查观察手术效果。同时用OCT测量前膜厚度及黄斑中心凹的厚度。结果1.150例中男性56例,女性94例.年龄27~85岁,平均(65.76±9.46)岁。右眼65例,左眼85例。视网膜前膜的形态有以下几种:①黄斑部视网膜增厚,表面有膜形成,牵拉视网膜形成皱褶。视网膜内形成大小不同的液腔。②视网膜表面可清晰看见膜的反射面,有的局限增厚呈块状突起于视网膜表面,视网膜受牵拉弥漫增厚。视网膜内囊腔形成。③黄斑中心凹形成假孔或板层孔,孔的边缘锐利,孔的底部尚有部分神经组织残留或孔的表面被膜掩盖。④因膜的牵拉视网膜内形成大的解离腔。⑤视网膜厚度没有明显变化,仅见视网膜表面不平呈锯齿样改变,中心凹曲线变平。2.150例检查了视网膜前膜的厚度,最厚的膜为269μm,最薄的膜为46μm。平均膜厚度为(84.40±41.42)μm。3.前膜黄斑中心增厚,150例检查了黄斑中心厚度,中心厚度范围为107~780μm。平均(341.08±137.15)μm。正常黄斑中心厚度为(155±28.21)μm。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是非侵入性,安全,可靠,是精确测量前膜厚度的一种好方法.可用来鉴别黄斑裂孔和假孔及黄斑水肿。作为术前预测手术效果和观察术后黄斑组织恢复情况的手段。通过OCT及HRT-Ⅱ对视网膜前膜的对比观察,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早期前膜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黄斑皱褶是黄斑区视网膜前膜增厚和收缩引起的一种黄斑疾病,以前膜形成、黄斑内层视网膜增厚、视力下降为特点,其引起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黄斑前膜遮挡中心凹、黄斑区视网膜变形和黄斑水肿[1]。因此,剥除黄斑前膜以恢复黄斑区解剖结构是临床治疗的主要目标,黄斑前膜剥除术或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是目前治疗黄斑皱褶的主要手术方式[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患复发性后天性眼弓形体病的异常恶化及治疗后视力的改善。方法:病例报告。结果:比沙亚族女孩,21岁,其它方面健康,有与猫接触史,表现为右眼无痛、渐进性视力模糊2wk。视力右眼6/15,左眼6/6。眼底检查呈右眼后极部局灶性视网膜炎,伴视盘肿胀充血,双眼周边陈旧性视网膜脉络膜疤痕。经弓形虫血清检查证实其右眼患复发性眼弓形虫病。起初,患者对复方新诺明和阿奇霉素两种药物反应良好。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右眼弓形体病两次恶化,右眼视力下降到6/60,随后进行持续6wk的口服阿奇霉素和逐渐减量的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右眼弓形虫性视网膜炎治愈,随访1a未见复发。患者最终视力,右眼6/30,左眼6/6。结论:患复发性后天性眼弓形体病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并不常见。延误诊断和治疗导致永久性失明。及时、充分的治疗和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对防止并发症毁坏视觉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SV25G(25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治疗黄斑前膜的手术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15例黄斑前膜,其中特发性黄斑前膜10例,继发性黄斑前膜5例,手术使用美国博士伦公司的Millennium玻璃体切割机与TSV25G系统,经结膜穿刺行玻璃体切割术,剥除黄斑前膜,平均手术时间27min,无玻璃体于小并发症.结果 术后11例患者视物变形消失,4例视物变形明显减轻,黄斑水肿或黄斑皱褶减退或明显减轻.结论 TSV25G治疗黄斑前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宋敬瑶  齐心竹  范斌 《眼科新进展》2016,(11):1085-1089
黄斑前膜又称黄斑部视网膜前增生症,是由于不同原因导致某些细胞在视网膜内界膜与玻璃体膜之间增生而形成的纤维细胞膜。黄斑前膜的病因呈现多样化及复杂性,随着医学的进步对黄斑前膜的认识及诊治都有了更加新的提高,本文就黄斑前膜的诊断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继发性与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黄斑前膜的影响因素,比较继发性黄斑前膜与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效果。 方法 分析26例黄斑前膜患者的26只眼(其中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黄斑前膜18只眼,特发性黄斑前膜8只眼)行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离等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彩色照相以及部分患者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和随访3~12个月的临床资料。 结果 8例继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中,与手术有关者9例,占50.0%。巩 膜外冷凝、眼内激光光凝封闭巨大视网膜裂孔手术后继发黄斑前膜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χ2=12.24,P<0.05)。与玻璃体积血有关的继发性黄斑前膜11例,占61.1%。手术后3个月内视物变形消失者8例,占30.8%;视物变形改善者18例,占69.2% ;两组患者手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其中,继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手术后视力平均提高1.33行,最好矫正视力为0.6;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手术后视力平均提高3行,最好矫正视力达0.8。 结论 巩膜外冷凝封闭巨大视网膜裂孔、手术前后伴玻璃体积血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黄斑前膜的高危因素。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疗效明显好于继发性黄斑前膜。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90-92)  相似文献   

14.
儿童黄斑部视网膜前膜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斑部视网膜前膜 (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为视网膜前表面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细胞增殖 ,老年人发病较多 ,青年人亦有患病者 ,儿童发病较少 ,本组患儿均为远视伴弱视或斜视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黄斑前膜 ,报告如下。例 1 男 ,4岁。发现右眼内斜 2年 ,来我院就诊。足月顺产 ,偶有感冒发热史 ,无外伤史。无夜盲史。全身检查无异常发现 ,视力右眼 0 .3,左眼 1.0。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角膜映光左眼注视 ,右眼 +15°;眼球运动不受限。注视性质 :中心旁注视。 1%阿托品散瞳验光 :右眼 +5 .0 0 DS( ) +1.0 0 DC× 90…  相似文献   

15.
视乳头玻璃膜疣伴黄斑玻璃膜疣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乳头玻璃膜疣虽然并不罕见 ,但有时却易发生误诊 ,本文报道 1例视乳头玻璃膜疣伴黄斑玻璃膜疣曾误诊为视乳头水肿、脉络膜占位性病变。患者 ,男 ,46岁 ,发现左眼前黑影 2周于 1997年 6月 17日来诊 ,在外院曾诊断为“视乳头水肿” ,来我院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一般情况可 ,心肺未见异常。眼科检查 :视力右眼1 2 ,左眼 1 2 ,双眼前节及屈光间质正常 ,眼压正常。眼底检查 :右眼底视乳头及视网膜血管未见异常 ,黄斑区上方可见小片点状玻璃膜疣 ,黄斑中心反光存在。左眼底 6点处下方视乳头可见约 1/3PD大小椭圆形灰白色隆起 ,边界模糊…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黄斑前膜玻璃体手术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黄斑前膜手术的成功率和手术损伤视力的风险。方法:对56例患有不同类型的黄斑前膜患者的57只手术眼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前后视力改变;不同类型黄斑前膜术后视力改善的比较;视物变形改善率;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结果:视力改善2行以上41只眼占78.8%,改善率高的为扣带术后黄斑前膜和黄斑裂孔合并黄斑前膜,其次为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视力改善较差。总体近视力改善高于远视力。视物变形改善率为65.0%。术中并发症为原裂孔开放4只眼和新裂孔形成5只眼。结论:扣带术后黄斑前膜,黄斑裂孔合并黄斑前膜以及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后的视力改善率较高,手术具有一定的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17.
Groenblad-Strandberg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双眼Bruch膜及全身弹力纤维组织广泛变性性病变,合并黄斑病变时严重影响视力。现将我们所见1例双眼底血管样条纹,右眼挫伤后继发黄斑出血,合并皮肤弹力纤维假黄瘤报告如下。患者女 43岁 因右眼受碰伤后视力下降1年,于1996年12月18日来我院就诊。伤后左眼红,左眼睑肿胀,视力下降。伤后半个月左眼红肿消退,仍视物不清。以往身体健康。家族中无近亲婚配史,无类似患者。右眼视力1.2,左眼0.1,眼压右眼14.57mmHg,左眼12.23mmHg。双眼前节正常。右眼视盘周围有7条不规则的棕黑色条纹,向眼底周边部呈放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单纯黄斑前膜剥除术、黄斑前膜剥除联合黄斑区内界膜剥除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探讨剥除视网膜内界膜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术后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38只患眼的手术疗效.其中A组:黄斑前膜剥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18眼,B组:单纯黄斑前膜剥除术20眼.手术后随诊3个月以上,于手术前和手术后3个月时对患者行视力、MERG及OCT检查,分别对每组手术前后临床资料、两组之间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MERG的1环和2环P波振幅及潜时均无明显差异.手术后3个月时两组视力较手术前均明显提高,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手术前明显降低,A组术后MERG的1环和2环P波振幅明显降低,但术后3个月时两组之间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MERG潜时差异无显著性,A组MERG的振幅比B组有明显的降低.结论 黄斑前膜剥除术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有效方法,内界膜剥除术在手术后短期内未显示其有效性,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7岁,2010年7月因“右眼视物变形数月”至我院眼科门诊就诊。一般情况良好,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其他眼部疾病史及外伤史。最佳矫正视力:右眼0.6,左眼1.0,眼科检查:右眼外眼(-),角膜透明,前房闪辉(-),晶状体透明,虹膜纹理清,瞳孔对光反射好;眼底:视乳头界清色可,C/D约0.3,黄斑区可见约2PD大小表面膜,呈金箔样反光。左眼前后节检查无异常。眼压正常。B超示:右眼玻璃体腔内少量点状回声,未见玻璃体后剥离(PVD),颞下方玻璃体-视网膜(V-R)粘连,未见明确视网膜脱离。OCT示:右眼黄斑区视网膜表面可见一连续高反射带,黄斑生理凹陷消失,黄斑中心凹厚度385μm。诊断为“右眼特发性黄斑前膜”。因患者视力较好,故暂予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3a,农民,患者双眼高度近视30a余,右眼视物不见7mo,无其他全身病。查:右眼视力指数/33cm,近视力<0.1,光定位正常,左眼视力指数/33cm,近视力0.1,光定位正常。裂隙灯下双眼晶体核棕黄色混浊。右眼底用-25D见,后极部4~5PD直径范围视网膜脱离,黄斑1/3PD圆形裂孔。左眼底高度近视改变伴黄斑变性。三面镜检查证实右眼后极部视网膜脱离和黄斑裂孔,四周赤道部视网膜均无脱离,且脱离处视网膜无明显隆起。右眼超声波:眼轴29.78mm,B超显示右后极部较大后巩膜葡萄肿,葡萄肿处视网膜脱离。诊断:右眼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后巩膜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