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供精者捐精过程中精液参数、精子耐冻性变化以及为人类精子库实验室质量控制提供部分依据;方法 13261份精液样本均来自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浙江省人类精子库的1513例合格的供精者,年龄20~42周岁,职业以学生为主,对所有精液标本进行精液常规分析;达到冷冻标准的精液标本进行冷冻及冷冻复苏后精液常规分析.结果 1513例供精者中,每次捐精均合格的为343例,占22.7%;每次捐精(至少连续3次)均不合格的为68例,占4.5%;捐赠精液至少一次不合格的为1102例,占72.8%.捐赠的13261份精液中,有10158份冷冻复苏后达到外供标准,占76.6%;不合格的捐赠精液为3103份,占23.4%,其中,未达到冷冻标准的为1565份,占所有捐赠精液的11.8%;冷冻复苏后未达到外供标准(不耐冻精液)为1538份,占所有捐赠精液的11.6%.结论 人类精子库供精者每次捐赠的精液不仅精液参数变化较大,其耐冻性变化也很大;所捐赠的精液不合格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人类精子库的精液采集流程更加流畅、规范,为人类精子库供给检验合格的精液标本提供保证。方法在2005年11月精液采集中,本精子库制定详细的供精者筛查程序,并对供精者筛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0例供精志愿者有17例筛选合格具有供精资格,筛选合格率为24.3%。精液检查不合格是供精志愿者筛查淘汰的首要原因(64.2%),其次为细菌培养阳性(17%)。其它供精者筛选不合格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衣原体感染(7.5%)、弓形虫感染(7.5%)、血压过高(5.7%)、支原体感染(1.9%)、巨细胞病毒感染(1.9%)、丙肝阳性(1.9%)和身高不够(1.9%)。结论严格的供精者筛查程序是人类精子库提供检验合格的精液标本的保证,本精子库制定的供精者筛查程序使用方便、操作流畅。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精子库是以治疗不育症以及预防遗传病、性传播疾病等为目的,利用超低温冷冻技术,采集、检测、保存和提供精子~([1])。研究表明,供精者经过严格的筛查后,所提供的冷冻精液是合格的、安全的~([2]),这为供精人工授精或供精试管婴儿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近年来,多省人类精子库都出现志愿者招募工作开展艰难、人数减少、合格率下降、精源短缺的现象~([3])。本课题旨在分析我院人类精子库供精者的筛查结果,探讨影响合格率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和人类精子库的建立,应用供精人工授精治疗男性不育尤其是无精子症的需求增多,各精子库的精源更是供不应求。面对日趋繁琐的供精者和受精者信息,人类精子库信息系统在精子库的管理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Power Builder是目前公认的最优秀的数据库前端开发工具之一,具有开发速度快、成本低、质量高、功能强等特点。本文介绍利用Power Builder 9.0软件进行人类精子库信息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张凡 《护理学杂志》2007,22(16):70-71
探讨我国人类精子库面临精源困难的原因,对浙江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人类精子库1 168名供精自愿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供精自愿者存在不同的心理顾虑,包括害怕资料泄密、对子代负有责任、子代近亲结婚、伤害身体以及影响学习或工作等,通过对供精自愿者心理顾虑因素及对策分析,以期解除他们有关的心理疑虑,提高供精员数量.  相似文献   

6.
张凡 《护理学杂志》2007,22(8):70-71
探讨我国人类精子库面临精源困难的原因,对浙江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人类精子库1168名供精自愿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供精自愿者存在不同的心理顾虑,包括害怕资料泄密、对子代负有责任、子代近亲结婚、伤害身体以及影响学习或工作等,通过对供精自愿者心理顾虑因素及对策分析,以期解除他们有关的心理疑虑,提高供精员数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上海市人类精子库捐精现状与临床应用,为中国精子捐献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人类精子库自2003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所有初次捐精者与合格捐精者的信息回顾性分析,研究内容包括:(1)捐精者筛查不合格原因;(2)合格捐精者脱失率及原因;(3)捐精动机;(4)精液标本冷冻前后参数;(5)捐献者精子用于辅助生殖治疗的结果.结果 1.研究期间,共有12 858名志愿者接受捐精筛查,只有2 083名(16.2%)入选.落选的主要原因为:(1)精液参数未达到标准;(2)性传播疾病检测阳性结果.另外,约4.9%的合格捐精者脱失,其主要原因为(1)捐精期间多次精液检测未达到标准,丧失信心;(2)因免费医学检查而加入;(3)迁居外地.2.我库共冻存精液3 1 056份,冷冻前后平均密度为(98.7±25.3)×106和(57.2±26.5)×106,前向运动精子比率为(62.1±15.3)%和(42.6±13.5)%.3.对外供精14 181份,其中AID周期数为7 341,妊娠率为20.13%,新生儿出生数为723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数为1521,妊娠率为38.66%,新生儿出生数为410人,未出现同一供精者使5名以上妇女受孕的情况.结论 我国精子库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遵循国家政策法规的严格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供精严重不足,这有赖于政策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人类精子库档案规范化信息管理系统,为捐精者信息和精液标本出入库及供精反馈提供科学的管理与便捷的统计分析手段.方法 上海市人类精子库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以Visual Studio为开发平台,以MS ACCESS 2000建立的数据库为运行环境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本系统由新捐精者管理、捐精管理、供精管理、质控管理、统计管理和系统管理六大模块组成.结果 2003年1月至2010年底,对1930名合格捐精者信息进行录入和管理,并对所有标本出入库记录和临床应用反馈进行管理.所供精液标本经辅助生殖单位临床使用共9851周期,其中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donor semen,AID)为7960周期,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为1891周期.讨论 上海市人类精子库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准确检索与统计捐精者精液冷冻前后的质量、供精周期、周期妊娠率、流产率、新生儿出生数及健康状况等数据.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与人工管理进行比较,其高效性与科学性,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人类精子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是精子库管理及相关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在校本科医学生对捐精的认知及态度,为供精自愿者的招募、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河南省本科医学高等院校,按专业类型(临床、非临床等)、年级等特征进行分层整群抽样,自行设计编制问卷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现场匿名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02份,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非临床专业学生对捐精的知晓率分别为80.62%、78.4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对捐精者是否应该获得补偿、是否应该在大学生之间宣传、和人工辅助生育的小孩是否有权利知道自己的出生方式的认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是否是独生子女对捐精是否可以采用商业广告形式招募供精者、对捐精的看法、精子库开展方式认知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级对捐精者是否和后代保持互盲、同意捐精者精液可以使几名妇女受孕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非临床专业(OR=2.357)、捐精和献血一样光荣,值得鼓励(OR=6.758)、了解捐精流程(OR=4.307)、捐精可以获得补偿(OR=2.585)是大学生捐精的主要原因。结论本科医学生对捐精认知且态度较好,专业、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年级以及对捐精理解是影响大学生捐精的影响因素,精子库可以放宽捐精者条件,针对性完善精子库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人类精子库的接待和招募工作质量,以及精源不足的问题。方法:本研究对湖北省人类精子库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的1 145例捐精者的招募工作进行统计,对捐精者淘汰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合格而未捐精者进行面谈和电话回访。结果:1 145例捐精者中,学生551例(48.12%),社会人群594例(51.88%);参与第一次精液质量检查后未继续捐精503例(43.93%),其中学生202例(占学生筛查人数36.67%),社会人群301例(占社会筛查人群50.67%);两次精液质量筛查均不合格432例(37.73%);实验室检查不合格45例(3.93%),其中解脲脲原体阳性16例;通过精液筛查和实验室检查的合格捐精者165例(14.41%),未能完成整个捐精流程21例(12.73%),最终完成捐献流程的捐精者144例。结论:人类精子库普遍存在筛查合格率低、捐精完成率低,如能让捐精者有效地完成捐精流程,有利于提高捐精者合格率及降低精子库的运行成本;通过接待时的面谈和电话回访对他们不能按流程完成捐精的原因进行分析表明,精子库需加强招募工作及捐精者第一次来精子库时的讲解,提高捐精者对精子库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以提高捐精者完成捐精流程率。  相似文献   

11.
人类精子库供精志愿者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供精志愿者筛查结果及被淘汰原因。方法按2003年卫生部修订的《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对576例供精志愿者进行筛查。结果82例(14.2%)成为合格的供精者,淘汰494例(85.8%),其中:441例(89.3%)未达到人类精子库有关的精液质量要求,26例(5.3%)主要是体检中支原体阳性(11/108)、乙肝表面抗原阳性(6/108)和常规细菌培养异常(4/108)等,其他原因27例(5.4%)。结论供精志愿者筛查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精液质量未达到人类精子库标准,另外支原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及精液常规细菌培养异常等也是淘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供精精液行辅助生殖技术出生子代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本研究调查应用供精者精液实施辅助生殖技术(ART),包括供精人工授精(AID)、供精体外受精(IVF-D、ICSI-D)与应用丈夫精液经ART(AIH、IVF、ICSI)出生子代缺陷的发生率,从而评价应用供精者精子实施ART出生子代的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上海市人类精子库向全国11家医疗机构供精,实施供精ART出生子代904例。对照组为4家生殖医学中心,同期对不育夫妇实施丈夫精液ART出生子代4 195例。统计两类精液实施ART出生子代的数量与出生缺陷的例数及病种分类,比较两种精液来源获得子代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应用供精者精液实施ART获得子代出生缺陷7例(0.77%),使用丈夫精液出生缺陷42例(1.00%),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供精者精子实施ART出生子代同夫精ICSI出生的子代相比,出生缺陷的种类没有明显差异,但前者的出生缺陷率明显低于后者,就目前结果而言,供精辅助生殖技术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染色体检查在精子库筛选供精者中的作用.为预防供精人工受精后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备染色体,应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750例精液初筛合格的供精者染色体中,发现5例异常,发生率为0.666%.还发现各种类型的染色体多态55例,发生率为7.334%.结论 供精者即使精液初筛合格,经过染色体检查也能发现染色体异常患者,这对预防供精人工受精后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合格志愿者捐精有效性,为提高精子库效益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人类精子库2015年4月至2019年6月440例合格志愿者捐精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其捐精情况、捐精不合格原因及精液细菌培养结果。结果:440例合格志愿者中,合格后未进行捐精11例(2.50%),合格后多次捐精不成功而淘汰28例(6.36%),完成捐精流程397例(90.2%),最后1次捐精结束后6个月未进行HIV复查4例(0.91%);完成捐精流程的397例志愿者共捐精2 965例次,合格2 159例次(72.8%),不合格806例次(27.2%),其中精子浓度、活力不达标684例次(23.1%),精液体积小于2 ml 33例次(1.11%),精液液化异常14例次(0.47%),精液细菌培养不合格75例次(2.53%)。结论:精液质量不达标是影响捐精效果的主要因素,人类精子库工作人员应重视首次接待,过程中加强沟通,消除顾虑,同时加强保健指导,预防污染,提高捐精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山东省部分地区适龄男性对于捐献的选择,捐精的认知、意愿、出发点及顾虑情况,为探索出在山东省内适合的、可提高公众捐精认可率的宣传方式提供依据,并为国内其他人类精子库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济南市、青岛市及烟台市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上述调查对象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发放问卷,当场匿名填写并回收有效问卷2 000份,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捐献的选择方面,仅11.35%表示可以选择捐献精子。在捐精的认知方面,49.85%被调查者知晓捐精对于身体健康无害。在捐精意愿的方面,仅9.95%表示已经捐献过精子和正考虑捐献精子。在影响被调查者捐精的顾虑方面,担心出现伦理问题、个人隐私泄露和捐精程序复杂、标准高等方面较集中。结论:目前山东省人类精子库的宣传方式相对单一,精子库未能将捐精相关的全部信息有效传递给适龄男性,适龄男性对于捐精多存有顾虑,宣传工作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6.
精子库供精者筛选评估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 ,精子的来源和质量是用于精子库和开展非配偶辅助生育技术所必须的基本要求 ,也是获得成功妊娠的保证。但目前国内开展大规模供精者筛选和提供精液服务的单位尚不多 ,国内供精者筛选的情况也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精子库自1999年 6月成立至 2 0 0 1年 7月底有关供精者筛选作一评估。1 资料和方法1.1 筛选程序 申请→面试→ 3次以上精液筛选→血液检查→签署供精者知情同意书成为供精者→每次精液筛选→冷冻→复苏测试→合格入库。1.2 供精者状况  15 48名供精者 ,年龄 <4 0周岁 ,身高 >16 5cm。均为大专以上学历 ,职业主要为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捐精志愿者年龄、学历、职业、婚育特征与筛查结果的关系,为精子库捐精宣传招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广东精子库2003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12 362例捐精志愿者的筛查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捐精志愿者年龄、学历、职业、婚育特征与筛查合格率的关系。结果:12 362例志愿者中,3 968例(32.1%)精液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全部检查结果达到精子库捐精标准即筛查合格的志愿者3 127例(25.3%)。志愿者达到精子库捐精标准合格率20~24岁组为27.7%,25~29岁组24.3%,30~34岁组23.8%,≥35岁组17.5%,不同年龄组筛查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志愿者筛查合格率分别为23.5%、24.0%、25.9%和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学生和社会人员的筛查合格率分别为29.3%和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已婚和未婚志愿者的筛查合格率分别为41.5%和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已生育和未生育志愿者的筛查合格率分别为45.6%和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类精子库尽量招募年龄低于35岁、学历大学本科或以上并以学生为主的志愿者,并面向此类人群进行精准宣传,提高他们捐精的积极性和意愿,从而提高精子库筛查合格率。  相似文献   

18.
人类精子库的建立对治疗男性不育、实行优生优育有实用价值。我院自1988年建库以来,用颗粒法直接冷冻精液125份,复温后达到AID标准104份(83.2%),行AID治疗34例。妊娠10例,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供精人员选择和精液标准:供精者<35岁,已婚已育有健康子女的志愿者。中等以上文化水平,身高>170cm,五官端正,  相似文献   

19.
供精者捐精的最佳时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禁欲时间对供精志愿者精液参数、精了形态及冷冻精液合格率的影响,为供精志愿者捐精最佳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6414份精液样奉均来自2006年9月-2008年6月浙江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人类精子库的1135例供精志愿者,年龄22至32周岁.对所有6414份精液标奉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其中的483例供精志愿者的精液标本进行精子形态学分析;5425份精液标木进行冷冻及冻后精液常规分析.结果 按禁欲时间分为3d、4d、5d及6~7d四组,各组之间精液量、精子密度及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液量、精子密度随禁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前向运动精子白分率随禁欲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各组之间的精液pH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之间精子正常率、头部异常率、预及中段异常率、尾部异常率、胞质小滴发生率、畸形精子指数(TZI)及精子畸形指数(SD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之间前向运动精子冷冻复苏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禁欲3d、4d、5d三组冷冻精液合格率均高于禁欲6~7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禁欲3~7d,精液量、精子密度随禁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随禁欲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禁欲时间对精子形态参数、前向运动精子冷冻复苏率无影响;禁欲3~5d的冷冻精液合格率明显高于禁欲6~7d,供精者捐精的最佳禁欲时间为3~5d.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ABO血型与男性精液参数的关系.方法 1793例研究对象均来自浙江省人类精子库2007年9月至2009年11月的供精志愿者.根据ABO血型分组,其中A型537例,B型518例,O型586例,AB型152例.所有供精者均留取精液标本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及精子形态学分析.结果 四组之间精液量、精子浓度、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A型供精者的精子活动率(53.32±15.15)%明显低于B型的(55.17±15.13)%及0型供精者(55.89±1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略低于AB型供精者(54.22±12.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血型男性的精液量、精子浓度、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没有差别,但A型血男性的精子活动率偏低,这是否与A型血型的人大多性格内向,容易心情抑郁,遇事行为过激等因素有关,尚须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