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纵隔肿瘤错误编码的案例,提高临床医师首页填写质量的意识,规范医师填写首页的行为,提高纵隔肿瘤ICD疾病编码的准确性。方法 调取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2021年1—7月出院病案,按照ICD-9手术编码相关原则进行检索,并对其病历首页出院诊断及病理诊断依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质控和分析。用Excel表格进行错误类型的统计工作。结果 质控病案首页88份,存在的错误类型包括形态学编码漏填或错误和疾病诊断编码错误。其中,形态学编码漏填或错误35份,占39.77%,其中以形态学编码错误为主;疾病诊断编码错误47份,占53.41%,其中纵隔肿瘤的部位编码混淆居多。结论 临床医师在首页诊断填写存在概念混淆,编码员存在临床知识缺乏,对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知识理解不够深入,临床医师与编码员缺乏沟通。通过深入推进临床医师ICD-10疾病编码培训,设立科室专职编码质检人员,邀请临床医师讲授专业知识,促进全院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PDCA循环质量控制理论在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10月采用PDCA循环质量控制法整理的住院病案首页240份为观察组,同时抽取2021年1—12月未采用PDCA循环质量控制法整理的住院病案首页240份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住院病案首页质量。结果 观察组住院病案首页中有无过敏药物、血型、临床路径、是否疑难、是否危重等项的缺失率、病案书写不规范率、填写不规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编码准确率、疾病编码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住院病案首页的缺陷率,提高病案首页资料完整率,提升住院病案首页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某二甲医院2019年住院病案的首页情况并进行分析,提高医院病案首页质量。方法选取某二甲医院2019年1~12月住院病案首页25835份病例,按各科比例每月选取75%病案检查,共检查19376份病案并对其进行分析,统计住院病案首页问题分布情况。结果基本信息错误率26.67%,住院信息错误率0.83%,诊断信息错误率3.12%,病例分型错误率6.48%,临床路径错误率0.41%,病理诊断错误率0.17%,药物过敏错误率0.12%,医护签名错误率6.48%,手术信息错误率7.97%,是否出院31d内再住院计划错误率0.23%,费用信息错误率0.74%。结论临床医生对于住院病案首页的填写不规范,本文对某二甲医院住院病案首页问题进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从而提高住院病案首页的书写规范性,对于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某院120份首页主要诊断为肺炎的疾病编码情况,总结分析编码错误原因,从而提高肺炎编码质量,为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肺炎单病种管理准确监测数据奠定基础,更好顺应医保按病种分值付费方式(DIP)。方法 使用某院病案管理系统检索2021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主要诊断编码类目为肺炎J12-J18的病案共2257份,随机抽取其中120份,重新审核每份病案肺炎编码情况。结果 复核120份病案中,编码错误合计18份,编码错误率为15%。其中医师填写不规范,编码员随错13份;医师填写不规范,编码员修正后仍错误2份;医师填写正确,编码员编错3份。结论 肺炎的临床诊断书写习惯与ICD-10分类轴心不同,错误率高,通过加强临床医师ICD-10编码培训,规范临床医师使用诊断名称,加强编码员临床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培训,建立三级编码质控模式,进而提高肺炎编码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DRG入组因素,找出医院病案首页项目填写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病案管理措施,为推行DRG付费提供保证。方法:检索某院2019年1—6月出院的病案首页52596份,基于DRG统计缺陷项目,计算缺陷率,找出重要缺陷项目。结果:根据DRG入组因素,发现病案首页项目漏填率较低(2.38%);错填率整体较高,排名前三的项目是付费方式(25.12%)、ICD-10及ICD9-CM-3编码(21.58%)、手术切口愈合等级等(9.41%)。结论:通过加大DRG宣传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及相关人员培训、规范诊断库标准等方式,持续改进病案首页填写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新版病案首页质量缺陷和对统计数据的影响,旨在加强电子病案的书写规范,最终达到保证统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方法利用广东省医院统计病案管理系统(2012版)综合查询、平衡、查询分析器功能,对2012年11月6400份出院病案首页和住院统计报表数据进行审核,对病案首页缺陷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手术类填写缺陷以离院方式最多,缺陷率11.58%;手术类填写缺陷以手术切口最多,缺陷率42.4%,其中以0类切口居多。结论病案首页填写直接影响统计报表质量,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保证病案首页填写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院1995年1~12月份出院的4850份病案首页的填写质量进行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以我院微机室录入的4850份病案首页登记进行分析,将每份病案首页填写按三大项进行分类统计:1门诊住院处填写;2病房经治医师填写;3核算室填写。结果与分析1...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9,(9):1261-1263
目的分析实行DRGs付费后病案首页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普查及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7上半年和2018上半年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进行核查和对比分析。结果实行DRGs付费后,首页必填项完整率从94. 24%提高到96. 96%(P <0. 01),主要诊断填写错误率从9. 8%下降至5. 2%(P <0. 05),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率从7. 1%下降至3. 3%(P <0. 05),主要手术操作填写错误率从9. 0%下降至4. 1%(P <0. 05),手术操作漏填率从2. 6%下降至0. 48%(P <0. 001),残余类目. 9编码例数占比从18. 5%下降至15. 6%(P <0. 001)。结论实行DRGs付费后病案首页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病案首页中手术项目填写是否完整、准确、规范影响着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手术感染率、院内感染率等医疗指标的准确统计.为了及时给予纠正,针对我院病案首页手术项目填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强化了病案首页中手术项目的统一标准填写要求,落实标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病案首页缺陷提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提高信息统计质量。方法按2001年卫生部颁发的病案首页填写标准,对某院病案首页信息填写进行质控、检查分析。结果检查37189份病案首页,2026份存在缺陷,归纳影响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的因素。结论为了提高病案首页填写的正确性,需要临床医师、病案管理人员、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共同努力,从而提高病案信息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病案首页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编码的常见错误及原因,提高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编码准确性。方法 利用病案统计管理系统检索某院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出院诊断编码中包含Z51.1或D70或D69.5或D61.1的病案,筛选出肿瘤化疗后存在骨髓抑制的病案,并分析骨髓抑制编码错误的类型及原因。结果 共611份肿瘤化疗后存在骨髓抑制的病案,其中515份编码错误,错误率达到84.3%。在错误原因分析中,错误率最高的是医师漏填写骨髓抑制相关的诊断,其次为编码员错编和漏编。结论 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编码错误率高,需要临床医师规范书写首页诊断、编码员加强临床知识和编码规则的学习,以提高编码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刍议病案首页与统计工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案首页是病人住院后诊断与治疗的总结,也是医院统计工作的原始资料,必须按规定逐项填写.病案首页填写是否详细、清楚、准确,直接影响统计报表的质量.怎样使病案首页更符合<病案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同时,又能满足统计的需要,笔者通过对病案首页的录入及统计报表的产出过程两方面的分析,在肯定病案首页与统计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发现由于病案首页填写缺陷而造成的诸多统计问题.现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为统计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病案首页填写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改进施,以进一步提高首页填写质量.方法抽查2015年1—6月出院病历5092份,按病案首页质量检查的标准本进行质控,对首页填写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汇总分析.结果抽查的病案中共有1654次出错,平均每份病历出错次数为0.32次;基本信息以身份证未填写缺陷为主;诊断信息项目出错以主要诊断确认日期为主;其它信息出错以离院方式为主.结论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的必要性,应采取多种方法对临床医师进行首页填写培训,同时加强编码员对ICD—10的培训学习,以确保医疗信息的准确性与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申敏 《现代医院》2023,(9):1356-1359
目的 汇总分析某院2022年歧义(QY)病案数据,找出入组异常原因,提出解决QY病案对策,规范病案首页及医保结算清单数据填报,提高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入组准确率。方法 利用某市医疗保障局DRG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导出某院上传的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的医保结算清单数据情况,筛选出某院2022年QY病例数据,基于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规范以及CHS-DRG分组方案,回顾性分析QY病案填写缺陷,进行责任划分。结果 某院2022年QY病案数233份,主要诊断选择错误病历数47份,其他诊断填写错误病历数6份,主要手术/操作选择错误病历数64份,主要操作多填病历数22份,DRG分组器缺陷导致歧义病历数66份,DRG分组器误判歧义病历数20份,本次住院同时治疗基础疾病8份。结论 歧义病案发生的原因有ICD规则与医保结算清单填写规范存在差异,临床医生病历书写存在问题,编码员编码规则把握不准,合并基础疾病,DRG分组器固有缺陷。应通过加强医保结算清单填写规范学习,建立病案书写质量提升长效机制,持续开展编码继续教育,构建临床医师、编码员实时交流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某三甲医院歧义病案分类编码进行分析,提高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的正确入组率.方法:通过对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共56份歧义外科出院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手术操作分类(ICD-9-CM-3)的编码规则以及CHS-DRG细分组方案,分析错误的原因及改进措施.结果:导致病案成为歧义病案的主要因素有主要诊断选择错误、主要手术选择错误或错编、手术操作漏编、错误理解手术操作等四类.结论:在CHS-DRG不断深入推广和应用实施的背景下,临床医师应准确书写诊断名称和手术操作名称,编码员应掌握分类编码规则与首页填写规范,加强病历首页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每一份病案首页完善、完整、准确且规范,提高DRGs正确入组率.  相似文献   

16.
医师学习ICD-10提高疾病分类准确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 医师学习ICD—10的重要性1.1 医师对填写疾病诊断的责任 病案首页的内容主要是由医师采集疾病诊断,手术操作也是由医师确定或直接操作,因此医师对病案首页的填写及填写质量负有全部责任。首页上所有项目都有意义(81项),包括病人一般概况、医疗信息、统计信息。病案首页填写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完整化,才能输入电脑,生成各种统计报表,确保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科室协作管理模式对提高住院病案首页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4月起开始实施病案首页质量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随机抽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2999份住院病案首页作为实施前组,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2815份住院病案首页作为实施后组,对比分析两组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结果 多科室协作管理模式实施后住院病案首页平均得分(98.47±2.24)分,明显高于实施前(96.81±3.36)分,实施后病案首页数据质量优秀率84.12%,明显高于实施前56.52%,且实施后的病案首页填报完整率、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率、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其他诊断填写完整正确率、其他诊断编码正确率、主要手术及操作选择正确率、手术及操作编码正确率较实施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科室协作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住院病案首页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浅谈ICD-9的使用对统计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病案首页管理及统计报表工作于 1995年 11月开始采用电子计算机管理 ,但由于病案首页中诊断名称及主次诊断顺序排列不当 ,手术操作填写不准确、不规范等 ,仍然影响着统计指标及工作质量 ,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一、临床医生在填写中存在的几个问题1 使用不规范的疾病名称 ,致使编码不准确。我院 1995年 11月开始使用电子计算机管理病案首页后 ,各类统计报表均由首页内容提供 ,所用软件中《国际疾病分类ICD 9》近一万一千余条疾病名称及编码字库 ,但仍有以不规范的疾病名称代替标准诊断名称 ,人为地造成了许多疑难及编码内无从查找的疾…  相似文献   

19.
住院病案书写缺陷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医院住院病人的增多 ,规范、完整、详细、准确的病案记录对住院病人诊治预后判断及国际疾病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凭证。为此我们按《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1〕对全院 1999— 2 0 0 0年出院 13713份病案进行了终末质控 ,现就病案书写中存在常见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y? 缺陷分析1.1 缺陷内容分析1.1.1 病案首页 :填写不准确、不完整。住院病案首页是医院统计工作报表 (住院部分 )的原始资料。填写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医院统计报表质量。常见问题有 :姓名、出生年月、职业、住址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医院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6月厦门市第五医院15 670份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份病案状况,检查医院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编码,分析编码错误类型、原因、疾病分布状况,并针对其状况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此次所分析15 670份病案中,共1 410份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编码错误(9.00%),其中包含选择主要、次要诊断错误29.01%、疑难诊断编码错误21.99%、合并症未编码20.00%、未按病理报告编码12.98%、未引用合并编码10.00%、其他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析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编码错误原因,主要为未依据ICD-10编码原则(33.97%)、医师书写不规范(16.95%)、医师书写错误(15.96%);本次分析,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科室分布主要为肿瘤内科(15.96%)、心血管内科(13.97%)、妇科(11.99%)、骨科(10.00%)、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8.99%)、手足外科(7.02%)。结论 现医院病案首页所存在的缺陷仍然较多,而编码人员掌握相关疾病知识不足和自身编码技能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