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于亚娟 《地理研究》2010,29(9):1724-1724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宏岐教授著作<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作为研究生教材,已由暨南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3月正式出版.全书近42万字,除前言外,共分十二章.其中前三章回顾了历史地理学发展史,四至六章探讨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理论方法问题,七至十二章是历史地理学实证研究.该著体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鲜明特色,同时又颇具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对中国地名学的贡献文/@@吴宏岐,启成在中国地名学发展史上,司马迁是一位举足轻重而又长期被人忽略的人物。司马迁在其宏篇巨著《史记》一书中,不仅记载了数目远远超过《山海经》等地理学著述的大量各类地名,而且还对所记载的许多地名做了经典性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地理分册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多年从事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张荣祖编著。它是近期我国出版的一部重要的动物地理学专著。全书共分六章,根据陆栖脊椎动物的资料,前四章论述了中国动物区系概貌,历史演变,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并对中国动物地理区划进行了讨论。第五章从动物生态地理学的观点,阐述了中国各生态地理动物群的特  相似文献   

4.
旅游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回顾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刘锋 《地理研究》1999,18(4):434-443
全面回顾了我国旅游地理学近20年的来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所取得成绩,并对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进展和旅游地理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评述,章最后总结了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经验,认为地理学的旅游应用拓展,既推动了旅游地理学这门发支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也将促进地理学本身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远航  曾宇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178-178
由林凤蕾编著的《体育地理学》一书是当代地域文化研究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差异化资源供给产物,全书共包含8章25小节内容。其中,第一章为基础体育地理学的概述研究,分别针对研究对象、起源经过、学科属性、研究法则4个问题进行总结,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各大高等院校体育地理学课程的弊端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兴亮 《热带地理》2012,32(5):470-475
明万历朝的军事家、政治家郭子章,战功卓著,政绩突出,也是一位成就出色的大学者,其地理学尤其是历史人文地理方面的著述极为丰富。渊博的知识、非凡的经历,加上严谨的治学精神,造就了其地理学著述的价值。其地理学著述中,《郡县释名》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注释地名渊源的著作,在地名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黔记》、《豫章书》等大量方志,涉及江西、贵州等省之自然、人文地理内容;此外,郭子章在西南民族地区行政区划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也在《黔草》等地方文献中多有体现。这些地理学著述为研究郭子章地理学思想、历代地名沿革、明代西南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英国学者尼古拉斯·克里福德、吉尔·瓦伦丁等编著的《当代地理学方法》(Key Methods in Geography)一书已由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了.该书由张百平、孙然好等翻译、蔡运龙校对.全书共计4编30章,全面介绍、解读和分析了当代地理学中的主要研究方法,可供地理学研究人员和学生参考使用. 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科整体进步,学科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理论的完善、方法的突破和新技术的引入.  相似文献   

8.
许学工 《地理研究》1994,13(1):119-119
本文从地域结构分析人手,对黄河三角洲的结构特点,潜力及限制,发展战略,结构优化和持续发展的策略措施等进行了探讨。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言。通过对地理学与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回顾与前瞻,讨论了黄河三角洲研究的意义,并确定了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黄河三角洲的结构特点。并指出本区开发潜力很大,但目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文化结构已构成深入发展的限制因素。第三章:重点研究了本区主要开发项目的潜力和重大限制条件。第四章:讨论了本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宜实行从二元结构转向出口导向型战略,建成石油能源、化工和农牧渔业基地;把东营市建成具有综合功能的“油洲加绿洲”现代化城市。第五章:黄河三角洲的结构优化与持续发展,并进行了总体结构和开发活动的时序优化研究。第六章:提出了对黄河三角洲发展前景的展望和对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的思考。“地理信息系统──黄河三角洲区域开发研究的技术支持”作为附录放在正文之后。  相似文献   

9.
一、地理学中"一般法则"和"特殊性描述"带来的启示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在《地理学性质的透视》第十章"地理学企图建立科学法则还是描述个别事例"中系统地阐述了地理学中"一般法则"和"特殊性描述"的辩证关系。下面是节选的部分核心观点。节选内容一:在当前地理工作者的思想之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似乎是:地理学是否"像其它科学",能够发展"原理、规则和一般真理的知识",从而进入科学之林,还是它的作用仅在描述无限数的、独一的地区?节选内容二:地理学关心理解无限数地方的变异性和相互关联性,而每个地方都由几乎无限数相互关联的因子的复合体组成,这个事实就迫使地理学必须建立一般概念和原理。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与生态学》一书,由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苏联著名科学家I.P.Gerasimov所著。该书是作者1971—1981年期间所写论文的汇编,于1983年由苏联前进出版社翻译和编辑出版,由苏联Vladimir Surikov译成英文。全书共收集论文13篇,归纳为三章叙述,共166页。本论文集重点讨论了当代最紧迫的问题——人类社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去探讨现代地理学中的问题。 本书作者是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著名的自然地理学家,他多年来一直十分关心地理学与生态学的问题。作者在前言中详细地论述了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的密切关系和生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集体撰写、王颖教授主编的专著<中国海洋地理>,由科学出版社在1996年9月出版.<中国海洋地理>全书近80万字,图133幅,表158张.共分4篇24章.专辟第一章作为绪论,介绍海洋地理学的发展、现状与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近来我们高兴地看到了任美锷、杨纫章两先生的“中国自然区划问题”一文,由于这是地理学中现存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使我们又重温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对照起来觉得很有意义。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和中南地理研究所部分有关  相似文献   

13.
近来我们高兴地看到了任美锷、杨纫章两先生的“中国自然区划问题”一文,由于这是地理学中现存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使我们又重温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对照起来觉得很有意义。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和中南地理研究所部分有关  相似文献   

14.
林波 《地理学报》2019,74(2):400-403
正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小建教授将其30余年的研究探索成果梳理编纂而成的《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探索》于2016年1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当时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1-2],3年来已多次印刷,影响广泛而深远。该书既是对于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的整体勾勒,也是作者及其合作团队对于以往研究成果的系统展示,全书共5篇48章,逾86万字,分别从理论体系、农户地理、公司地理、小尺度研究视角以及区域研究等方面探索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5.
地理学报1961年12月第27卷发表了任美鳄和杨纫章先生合写的“中国自然区划问题”一文,引起我很大的兴趣,曾对这篇文章进行过反复的学习,并有所启发。现就几个有关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希望批评和指正。  相似文献   

16.
地理学报1961年12月第27卷发表了任美鳄和杨纫章先生合写的“中国自然区划问题”一文,引起我很大的兴趣,曾对这篇文章进行过反复的学习,并有所启发。现就几个有关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希望批评和指正。  相似文献   

17.
地理学要研究人地关系.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于阐明人地关系。现行高中地理课本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给予学生有关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对如何正确处理、协调人地关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全书教学内容紧紧围绕人地关系理论这一条主线逐章逐节展开.最后一章“人类和环境”更是以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作为总结。  相似文献   

18.
1999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列入“岭南文库”之一的《广东经济地理》一书 ,是吴郁文教授数十年来孜孜不倦 ,刻苦钻研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 ,多年来主持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科研项目 ,对广东省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最后成果 ,他为了撰写好这部科学专著 ,付注了艰辛劳动 ,提出了不少创新见解。一、作者拟定全书的编写提纲 ,突破了经济地理学传统的编写体例 ,提出了新颖的 5篇 2 2章编写方案 ,更便于全面阐明以广东经济布局为中心 ,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角度入手 ,重点探索和论述广东各产业部门经济布局发展的成就、经…  相似文献   

19.
郑伟元 《地理研究》1995,14(3):110-110
本文是一项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其论述涉及了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领域,运用了系统论、信息论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有关原理和方法,尝试建立区域发展调控的理论体系。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国外区域发展调控(干预)的由来和发展,并对有关理论进行评述,深入分析了我国在区域发展和调控方面的历史、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进行区域调控的必要性;第二章着重对我国各不同时期区域调控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并特别研究了转轨时期区域调控的机理和体系结构;第三章至第六章则分别就区域规划、区域政策、法制建设及关系进行论述,并在总结了国内外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各种调控手段在当前和今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湘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册共十一章,在每章后附一篇“双语学习”短文。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我国地理教材编写的首次大胆尝试,也是地理学科“面向世界”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