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世通 《煤化工》2014,(3):50-52
为解决甲醇弛放气制合成氨装置长期低负荷运行的问题,山东恒昌聚材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了三种有效措施,使液氨产量大幅度增加:新建两段炉、甲醇转化炉燃料气和化产管式炉燃料气均改用合成氨PSA提氢系统副产的解吸气。改造后甲醇弛放气量大幅增加,保证了合成氨装置的满负荷运行。  相似文献   

2.
张晓晖 《化肥设计》2007,45(5):14-16
论述了天然气制合成氨联产甲醇的技术改造。分析了利用甲醇弛放气与合成氨联产的有利因素和不足之处;提出了甲醇弛放气返回合成氨装置后的相关操作要点;技改结果表明,以天然气代替甲醇弛放气作为甲醇转化炉的燃料,将弛放气作为合成氨的原料气,可以发挥醇氨联产的优势,吨甲醇成本节省140元。  相似文献   

3.
梁轶  董越茂 《化肥设计》2012,50(3):54-56
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24万t/a甲醇装置采用焦炉煤气为原料生产时,产生的15 000 m3/甲醇弛放气除用于转化预热炉及吹风气锅炉的燃料外,还富余9 000 m3/h,为此实施了燃气锅炉掺烧甲醇弛放气的节能技术改造。分析了燃气锅炉掺烧甲醇弛放气的可行性;选择了弛放气的引出位置、输送方式和掺烧比例。实施效果表明:掺烧甲醇弛放气可产蒸汽22 t/h,发电4 400 kW.h,按年运行8 000 h计,经济效益可达360万元/a。  相似文献   

4.
成华峰 《中氮肥》2014,(2):61-62
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200 kt/a甲醇改扩建项目于2013年6月投产,原设计以30 000 m3/h焦炉煤气配9 700 m3/h水煤气(水煤气系统没有新建,利用原系统的富余水煤气)作为原料气进行生产,此模式下产生13 000 m3/h的弛放气(温度40℃、压力5.5 MPa),其中3 000m3/h的弛放气用作转化预热炉的燃料气,剩余10 000 m3/h弛放气需要寻找新的用途.而经净化、转化等多个工序生成的洁净弛放气(组分为H2 58.24%、C0 12.67%、C02 6.81%、N218.58%、CH4 3.04%、H20 0.04%、 甲醇0.62%)热值为9 200 kJ/m3,约为焦炉煤气热值的1/2,可作为燃料气置换约5 000 m3/h的焦炉煤气,弥补甲醇生产原料——焦炉煤气的缺口,也可作为合成氨生产的原料气.  相似文献   

5.
利用甲醇弛放气与合成氨转化气组分性质相似的特点,将甲醇弛放气引至合成氨装置高温变换炉前并网,以提高合成氨负荷,降低吨氨消耗。从理论上分析了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及对合成氨装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苏庆贺  田宝国 《小氮肥》2013,(11):21-22
山东临沂恒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甲醇弛放气的回收利用采用弛放气制合成氨新工艺,充分利用了焦化装置现有的甲醇弛放气、空分高纯氮气,提高了甲醇弛放气的综合利用价值,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在清洁生产和安全环保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考虑到甲醇弛放气提氢的解析气可以返回焦化装置作为燃料气使用,回收率可以不作为非常重要的控制指标。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后,为了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决定采用冲洗流程。来自焦化甲醇装置的5.0 MPa甲醇弛放气,减压至1.6 MPa(表压)后进入气液分离器除去其  相似文献   

7.
0前言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焦化)240 kt/a甲醇装置采用焦炉煤气配水煤气工艺路线生产甲醇。但自水煤气系统投运以来,生产很不稳定,运行周期最长只有45 d。甲醇装置被迫多次调整生产模式,只能单独以焦炉煤气为原料进行生产,产生的弛放气量约15 000 m~3/h,其中除约6 000 m~3/h用于转化预热炉及吹风气锅炉作燃料外,其余9 000 m~3/h的弛放气只能通过甲醇分离器的放空管线排  相似文献   

8.
《中氮肥》2017,(2)
吉林石化公司化肥厂300 kt/a合成氨装置增设抽氢气、抽合成气装置后,空分单元存在富余中压氮气,从氮压机三段出口引出一股氮气并入化肥厂中压氮气管网回收利用,因2股氮气存在压差,增上减压阀后实现了氮气并网;原设计合成弛放气为过热炉F1301提供燃料气,但由于燃料气降压后出现气液夹带现象,合成弛放气无法正常投用,几经摸索,增设气液分离器后,实现了合成弛放气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
尹旭涛 《化肥设计》2009,47(2):26-27
中原大化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改造合成氨装置高温变换炉工艺流程,将50万t/a煤基甲醇装置的甲醇弛放气引入1000t/d的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以提高氨产量和降低天然气消耗。笔者从理论上分析了甲醇弛放气和合成氨转化气的性质与组分,介绍了并网改造对合成氨装置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结果表明:并网联产成功,合成氨产量可提高3~6t/h,吨氨天然气消耗可下降100—150m^3。  相似文献   

10.
尹旭涛 《大氮肥》2009,32(2):133-134,140
理论分析甲醇弛放气和合成氨转化气的特性,通过改造流程将甲醇弛放气引至合成氨装置,以提高合成氨产量,降低吨氨消耗,并分析了实际并网后对合成氨装置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氮肥》2016,(2)
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2套甲醇装置的甲醇弛放气送往合成氨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合成氨放空量大、甲烷化反应温升大及甲醇产量低等问题,通过对甲醇弛放气实施膜分离提氢改造,提高了甲醇弛放气的利用效率,消除了对合成氨系统的影响,增加了甲醇产量,创造了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1 000 t/d合成氨装置于1996年10月投产,其转化系统一段炉采用托普索侧壁烧嘴炉(侧烧炉),有2个平行的辐射段炉膛,每个辐射段两侧各有108个自吸辐射无焰式烧嘴,每个烧嘴有两股燃料气——燃料天然气和氨合成回路弛放气回收氨与氢气后的尾气,烧嘴工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段炉的稳定运行和合成氨装置的能...  相似文献   

13.
简要说明了气头肥与甲醇联产装置及其甲醇合成过程中的弛放气的合理用途,重点介绍甲醇合成弛放气(现在作燃料)用于合成氨作原料后经济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高晓静 《中氮肥》2011,(2):28-29
我厂采用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生产甲醇和合成氨原料气,甲醇产能为200 kt/a,合成氨产能为300 kt/a。为了有效利用甲醇弛放气,将其引入合成氨装置净化工序,用于生产合成  相似文献   

15.
《小氮肥》2017,(6)
介绍1 800 kt/a甲醇合成装置高效甲醇分离器的应用情况,分析甲醇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对甲醇合成反应所产生的影响。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甲醇分离器分离效率差的原因,并实施了甲醇分离器的技术改造,解决了实际生产过程中分离效率差的问题,进而实现甲醇生产装置的稳定运行目标。投用2台高效甲醇分离器后,可降低甲醇合成系统弛放气排放量22 000 m3/h;在相同的生产负荷情况下,循环气压缩机的运行负荷降低了20%,甲醇合成系统也实现了满负荷生产。  相似文献   

16.
对于35/3.82高低差速床锅炉回收弛放气燃烧运行技术进行系列研究试验与应用,提出35t容量小型工业锅炉回收弛放气燃烧安全稳定运行的最高限量,解决了甲醇装置2000m^3/h弛放气的出路,论述了锅炉回收弛放气燃烧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突出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中氮肥》2017,(2)
针对焦炉气、甲醇弛放气制合成氨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能量浪费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后,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回收了装置中被浪费的能量,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分析甲醇弛放气联产合成氨的优缺点及并网后对合成氨装置的影响,介绍引入甲醇弛放气后所采取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史保峰  唐毅 《中氮肥》2014,(3):32-34
我公司2套合成氨系统产生的弛放气总气量为13 000~15 000 m3/h,其组分如下:H264.14%,CH4 7.59%,N2 21.27%,Ar 3.39%,NH3 3.60%.为回收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公司采用1套膜分离氢回收装置分离回收弛放气中的氢气.该装置于2006年7月投入运行,设计处理气量15 680 m3/h,投产之初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唐小东  张志超 《大氮肥》2024,(1):32-34+38
分析了一段转化炉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确定该装置一段转化炉烟气中氮氧化物主要由燃料气中弛放气部分夹带的氨燃烧所形成。通过对氨回收系统再生塔进行技术改造,将停用的氨回收系统的再生塔改造成水洗塔,采取下段循环洗涤、上段清水洗涤的两段洗涤方式除去弛放气中的氨,洗涤后产生的氨水通过管线送至尿素装置水解系统氨水槽中回收,洗涤后的弛放气与燃料天然气混合后送至转化炉燃烧,从而成功将一段转化炉烟气中氮氧化物由380 mg/m3降至180 mg/m3以下,实现了一段转化炉烟气中氮氧化物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