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电脑世界》1997,(12):89-90
在数据信息爆炸式增长的同时,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可谓一日千里。还在人们继续延用小型Novell网络、津津乐道于10M以太网的传输效率时,局域网中网络互连技术早已由10M以太网发展到了100M快速以太网。如今,千兆位以太网技术更是挟超级速度扑面而来。 千兆位以太网技术的出现,导致高速联网技术阵营分裂。目前ATM和千兆位以太网这两种高速联网技术都成立了相应的网络技术论坛,来制定相应的数据传输标准,推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由于千兆位以太网保留了与10M以太网相同的802.3帧格式,没有对信息传输格式作任何变动,因而这种网络升级方案较其他技术在投资和性能上要平滑得多,更何况目前世  相似文献   

2.
光纤中使用千兆位以太网已经成为标准做法,而最近又出现了将千兆位以太网用于第5类UTP电缆、在铜线上传输的1000Base-T千兆位以太网,这使得千兆的普及迅速加快了脚步。与此同时,企业用户也已经看到了在网络骨干和数据中心使用千兆位速度的好处。 本文力求为您提供一些关于千兆位以太网的重要信息,其中包括如何使您所在企业的网络受益于标准千兆位以太网的实施方案,并给出了一些部署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对投身于兆位以太网的厂商来说,尽管有很多选择,但迟迟不出台的IEEE 802.3ab标准可能仍是在双绞线上传输千兆速率的最佳解决方案。 IEEE最近的一次年会将双绞线作为千兆位以太网的标准用线,因为大多数网络管理员部不希望废弃已经布设的长距离五类双绞线而去重新铺设昂贵的光纤网络,这样做的代价实在太高了。对802.3ab有重大推进动力的是千兆位以太网协会,会员有Alteon公司、3Com公司、  相似文献   

4.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快,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同时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最近出现的千兆位以太网以及相关的布线系统和网络产品更是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千兆位以太网 目前,IEEE Gigabit Ethernet Alliance(千兆位以太网联盟)正在开发名为1000BASE-SX,LX(针对光纤),和1000BASE-T(针对铜缆)的千兆位以太网的标准。IEEE计划于1998年3月发布1000BASE-SX,并于1998年9月发布1000BASE-T。 目前提出的千兆位以太网(1000BASE-T)标准将使用全双工传输模式。全双工传输指的是一个线对同时用于发送和接收信息,工作站在不同线对上传送数据,因而没有冲突,在传送之前不必等待,所以不需要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2000,(44)
网络管理人员目前正转向依靠千兆位以太网技术来减轻其服务器连接、交换机堆叠和从工作组到数据中心的其它汇集点上的瓶颈。自1998年以来,业界就对使用光纤电缆的千兆位以太网进行了标准化,但是,直到最近还没有对第5类铜线电缆的千兆位以太网进行标准化,而第5类铜线是楼宇内使用最广泛的电缆媒介。过去,希望获得千兆位速度的网络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用光纤给其楼宇重新布线的问题。今天,随着用于铜线传输千兆位以太网的1000Base-T标准的批准,可以利用标准第5类电缆比较廉价地广泛使用于千兆位速度。互联网的作用随着很…  相似文献   

6.
按原定计划,IEEE将在本月对千兆位以太网标准进行新一轮的投票。在千兆位以太网标准正式出台以前,Cisco、Intei、HP、Bay、Compaq等著名厂商纷纷推出千兆位以太网产品和解决方案,Fore公司也生怕落伍,宣布将在千兆位以太网标准发布之后推出产品,同时千兆位以太网交换设备的每端口价格一降再降。Cisco首席科学家Bruce Nelson博士用4个字来描绘千兆位以太网——多(带宽)、快(速度)、好(性能)、省(资金)。到底是采用ATM还是千兆位以太网?用户在升级原有网络时都应该从技术、应用、资金等多个方面权衡,不妨周到考虑。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国內千兆以太网的普及应用,北京凌威科技公司将于4月9日举办“千兆以太网研讨会”,并将邀请国际千兆以太网联盟(GEA)主席Tony Lee亲临会场,向国内用户介绍在千兆以太网标准尚未公布的现在,通过采用什么样的传输介质和工作站来使用千兆以太网。由于千兆以太网在传输上还存在问题,其原定于3月份推出的IEEE 802.3z标准也没能如期通过,所以该选择什么样的设备、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千兆以太网的最佳性能,  相似文献   

8.
仰仗在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厂商们迅速向千兆位以太网标准看齐。1995年形成的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工作组希望在明年年初能够拿出有关千兆位以太网全面的规范,尽管近来出现的有关多模光纤等问题可能导致时间推迟或限制最终文档的范围。在千兆位以太网标准大纲中,IEEE部分引用了业已存在的标准。Jeff Martin先生是Bay网络公司的产品营销经理,同时也是千兆位以太网联盟的副主席,他说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网络及其布线设施的日益发展,开始眼花缭乱。市场上新近出现的千兆位以太网更是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热点。笔者在参阅了千兆位以太网联盟:千兆位以太网白皮书及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后作以下阐述,希望同行专家们本着学术争鸣的态度,各抒己见,拨冗指正。 一、千兆位以太网 现今社会随着复杂和实时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增长,高速网络应用也在层出不穷。千兆位以太网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千兆位以太网可以使用简单的以太网机制,为网络提供超过1000Mbps的传输速率。它允许  相似文献   

10.
在铜缆上以千兆速率进行传输的标准要到1999年才能得到。千兆以太网联盟(Gigabit Ethernet Alliance)宣布,已经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以测试千兆以太网产品的互操作性(802.3z标准)。该联盟还宣布,以用5类无屏蔽双绞线传输千兆以太网为工作重点的  相似文献   

11.
王佳梁  戎蒙恬  诸悦  夏琦 《计算机工程》2005,31(11):115-116,159
为满足千兆位以太网1000Base—T在5类线上传输IGbps数据的要求,介绍了千兆以太网收发器物理编码子层的编码算法,并给出了ASIC实现方案。使用递归式系统卷积码和网格编码,可以达到约6dB的编码增益。用Verilog语言完成发送幔块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完全符合802.3ab协议规范,能够满足千兆位以太网的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12.
道千兆位以太网联盟主席Tony Lee于4月来到北京,为人们带来了关于千兆位以太网技术方面的最新消息:9微米的单模光纤传输距离已经由原来的3公里提高到了至少5公里(使用1000Base-LX收发器;62.5微米的单模光纤传输距离由原来的440米提高到了至少550米(使用1000Base-LX)。 Tony Lee是Extreme公司的产品经理。Extreme公司成立于1996年5月,公司创始人分别来自Bay、NPI、Sun公司,其主要产品Summit系列交换机有以下特点:支持千兆位以太网和  相似文献   

13.
就在第一个千兆位以太网标准获得批准几个星期以后,Intel公司和另一家网络部件生产商日前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准备为这种高速网络技术推出一种较为廉价的新规范。 Intel和Level One通信公司计划生产能在5类铜缆上传输千兆以太网的设备,5类铜缆比光缆要便宜得多,并且在企业LAN中的部署也很广泛。同时,他们还将参与IEEE 802.1ab工作组的工作,该工作组正在制定基于铜缆的标准。 这两家公司预计基于铜缆的千兆位标准将于1999年3月获得批准。他们可能在这一时间之前推出他们的产品。 Intel公司网络适配器生产部门的负责人表示,Intel公司将全力进入该市场,但他们将确保其产品能与基于标准  相似文献   

14.
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以其速度快,带宽大且兼容性好,具有比传统标准以太网更强大的功能,是目前计算机高速网络的一个较新的领域,在对千兆位以太网体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千兆以太网的技术特点,针对实现千兆位以太网的几个关键性技术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快速以太网向千兆位以太网升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应用SoPC和千兆以太网技术设计实现了视频监视器的千兆网显示接口。通过该接口视频监视器可以完成数字视频信号的远程接收和显示。该设计利用Altera SoPC解决方案,将主要模块集成在一片FPGA上,可以快速构建千兆以太网系统,提高系统的集成度与稳定性。在数字远程视频传输上,该设计充分利用了千兆网的特性,对比其他数字视频传输方法,具有高速率、低成本以及分组数据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千兆以太网在网络人士的期盼与祈祷声中呱呱坠地,不长的时间便在业界煽起了千兆位以太网的热浪,人们对千兆位以太网寄予了厚望。但是,走出业界对千兆位的这种狂热,冷静思考,却发现:  相似文献   

17.
一、千兆位以太网技术 1.什么是千兆位以太网技术?它和10/100Mbps以太网有什么联系? 千兆位以太网是对取得巨大成功的10Mbps和100Mbps802.3以太网标准的一个扩展。千兆位以太网提供了1000Mbps的原始数据带宽,同时和现有的7000多万个以太  相似文献   

18.
对于面临带宽限制的网络经理来说,升级到千兆位以太网比其它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因为千兆位以太网的协议和包格式以是以传统以太网标准为基础。因此,网络经理从10/100Mbps以太网的故障排除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将能很好地帮助他们应付千兆位以太网。另外,千兆位以太网保留了其早期产品的帧格式、全双工操作和流量控制方法,从而消除了在不同类型以太网信息流之间进行转换的要求。不过,将一个网络升级至千兆位以太网也并非毫无困难。为充分实现千兆位以太网的优势,应当对布线基础结构和网络通信模式加以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方案 网络方案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选择网络方案的原则是: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展性、高性价比。选择千兆以太网,主要考虑了以下两点: (1)虽然ATM对于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占优势,但全面采用ATM产品造价太高,如果仅仅主干采用ATM,又存在着协议转换问题,可能影响效率。而千兆以太网目前也已经有带宽预留技术和第三层交换技术,完全可以避免广播风暴的发生,并能够保障多媒体信息的优先传输,保证良好的QoS。另外,千兆以太网的成本也仅相当于前者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2)从目前的以太网向千兆以太网过渡  相似文献   

20.
ISO/IEC JTC1 SC25 WG3标准委员会为ISO 11801的下一版本开发了两种新型电缆,这两种新型电缆按性能分为六类/E级和七类/F级。这引起了布线工业及一些标准委员会(特別是美国TIA/EIA组织及欧洲CENELEC)的极大兴趣。除了布线标准委员会开展的这些工作之外,局域网标准委员会也在开发在现有结构化电缆系统上实现千兆位传输的技术。IEEE802.3委员会所面对的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是开发出一种能够在现有五类/D级系统上运行的可靠的而且鲁棒的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众所周知,以太网技术与布线技术紧密相联系,那么千兆位以太网技术是如何发展以支持新一代电缆,特别是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