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表面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型生态浮床处理污水厂尾水的脱氮性能分析
引用本文:张晓一,陈盛,查丽娜,方妍,方思远,何圣兵.表面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型生态浮床处理污水厂尾水的脱氮性能分析[J].环境工程,2019,37(6):46-51.
作者姓名:张晓一  陈盛  查丽娜  方妍  方思远  何圣兵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采用菖蒲型表面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型生态浮床净化模拟污水厂尾水,以探究在不同季节、不同进水氮形态下两者的脱氮性能差异;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组成,以考察两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功能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植物和水温对系统TN的去除具有显著影响,在夏季表面流人工湿地组和复合型生态浮床组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春、秋季,在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3 d、水温为(34±2)℃的条件下,两者对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4. 97±3. 90)%和(82. 23±4. 83)%;进水氮形态对系统的运行效果有显著影响,当水温为(25±2)℃时,进水中ρ(NH+4-N)/ρ(NO_3~--N)=1∶1时,系统对TN的去除负荷达到最大,湿地组为1333 mg/(m~2·d),浮床组为923 mg/(m~2·d),适当提高进水中氨氮的比例有利于植物生态系统中总氮的去除。菌群分类结果表明,两种处理系统均具有很高的细菌多样性,相较于浮床组,湿地组的反硝化菌相对丰度更高,表现出更强的脱氮性能。

关 键 词:表面流人工湿地  复合型生态浮床  脱氮  高通量测序  黄菖蒲

ANALYSIS ON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IN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EFFLUENT WITH 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INTEGRATED ECOLOGICAL FLOATING-BED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